十七年筑梦北京,谢先运曾收到过家乡抛来的“橄榄枝”。


摆在他面前是一道关乎未来的选择题:带着智能拍摄领军企业的光环荣归故里,还是在北京的创新热土上继续开拓?


时光倒流至2008年,谢先运创立北京科旭威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埋下了智能拍摄的科技火种。公司从硬件突围,业务场景逐步延伸,跻身国内智能拍摄龙头。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智能拍摄领域,推动专业拍摄走向无人化、智能化和平台化,悄然重构影像生产力。


“要钱,还是成事?”或者说要资本市场的掌声,还是要产业变革的丰碑?关键时刻,这句直击灵魂的提问,帮他理清了内心所需。最终,谢先运选择继续留在北京。2021年,科旭威尔正式入驻北京经开区,开启了公司的发展新篇章。优质的营商环境、务实的政府风格、丰富的应用场景,为科旭威尔智能拍摄技术提供了顶级试验场。


在谢先运眼中,“成事”绝非简单的商业成功,更是一种行业责任与使命的担当。因此,公司不仅在自身业务上精益求精,还积极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牵头制定多项行业标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先进技术的协同发展。


科旭威尔正致力于让智能拍摄技术走出专业市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AI镜头破界】


亦庄半马变身“动态试验场”,直播间百万成本降至十万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的赛道上,当选手们向沿途部署着的高清摄像机轻轻挥手,先进的AI云拍摄系统便凭借智能识别技术,精准捕捉每位选手的高光时刻,并自动剪辑成个人专属短片,为他们留存下珍贵记忆。


这场由科旭威尔赋能的科技马拉松,正在重新定义体育赛事的影像叙事法则。光影流转,智能机位传回的实时数据流,正演绎着数字新基建与文体新消费的跨界交响。


谢先运将其视为“动态试验场”,他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亦庄半马期间的拍摄是公司的一项创新尝试,研发型企业需要丰富的应用场景去积累经验,北京愿意给企业机会,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集采集、导播、剪辑为一体的智能拍摄的实现,源于企业一步步地创新尝试。2008年,关注到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但使用体验一般的痛点,谢先运创立了科旭威尔。公司最早专注于硬件领域,此后逐渐从做产品转到做系统,并逐渐融入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进入智能拍摄领域。


4月2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科旭威尔演示大厅内看到,公文包大小的拍摄系统前,一位工作人员点击不同的按钮,就能完成直播推流、拉流、录制、多种切换特效预设操作,站在摄像机前,只需做出预设动作,摄像机即可实现对直播人员的实时跟踪。


谢先运介绍,“早期视频采集没有集成化概念,打造一个直播间要从采购摄像机、控制器等零件开始,而我们打造了会议场景智能拍摄系统,将应用场景分级,面对不同应用场景配置不同的集成系统,用较低的门槛实现高品质的直播、录制。目前,直播间的搭建成本可以从曾经的百万级别降至如今的十万元左右。”


科旭威尔演示大厅内,工作人员做出点赞手势即可被摄像机识别跟踪。


高度集成的移动智能拍摄系统使外出直播不再需要大量设备和众多工作人员。科旭威尔售前工程师裴琼介绍,一体化设备可实现一人远端控制4个机位,而传统摄制场景中,达到相同的摄制效果往往需要一个控制人员和四位摄影师协同工作。


与传统人工拍摄相比,现场无人、后台无人或少人,对拍摄现场造成的干扰小,保密性高,更能满足特定场景的拍摄需求。


应用场景拓展


实现国产替代 “不愿采购”被选择


创立八年,2016年,科旭威尔营收、净利润均跃上千万级规模,实现营收4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科旭威尔旗下已设立四家子公司,构建起多元协同的业务格局。其产品应用领域不断突破边界,成功延伸至国家级会议、文娱电商等重要领域,精准记录并高效传播了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关键事件。


在谢先运看来,业务版图与应用场景的持续延伸拓展,绝非盲目激进的扩张之举,而是公司精准洞察市场动态、顺应市场需求演变的必然战略抉择。


他以真人秀市场这一典型案例展开深入剖析:“起初,我们并未将真人秀市场纳入业务拓展的规划范畴。彼时,真人秀拍摄领域高度依赖韩国设备,但制作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馈,这些设备难以充分满足节目高质量拍摄的需求。在此情形下,制作方频繁主动与我们接洽,表达了对更优质设备的迫切需求。”


进行硬件研发后,国内租赁公司受限于传统观念、成本考量以及对国产设备市场接受度的担忧,普遍不愿采购中国设备用于租赁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优质国产设备在真人秀市场的推广与应用。于是,科旭威尔果断成立租赁公司,通过创新的业务模式,直接切入真人秀市场,成功打破了市场僵局,为国产智能拍摄设备在该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通过不断地创新,成为行业龙头的同时,科旭威尔在智能拍摄相关设备的国产替代上作出贡献。


而在谢先运看来,这是市场选择下自然的结果,“作为市场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我们能做到对市场需求的高速响应、迅速调整,更了解且更能满足中国用户特定场景需求。接触过程中,市场看到中国企业也能做出优质产品,就会逐渐选择我们。”


产业集聚效应


政策引擎✖标准基建 链主企业点燃AI拍摄产业革命


市场需求增长、AI技术不断精进,智能拍摄行业迎来蓬勃发展期。


科旭威尔所在的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也出台了针对性的产业政策。2024年12月,北京经开区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0条支持举措,其中单项最高支持2000万元,切实支持高新视听、游戏电竞、数字创意、文化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场景引领下,相信产业集聚效应将快速显现”,谢先运对记者表示。作为行业龙头,如何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也成为科旭威尔关注的问题。


2024年,科旭威尔作为发起单位,推动成立了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智能拍摄系统工作委员会。


为确保会议拍摄的质量、效率与信息安全,科旭威尔牵头制定《广播级智能云台通用规范》《会议场景智能拍摄技术要求》《基于5G网络的移动智能拍摄远程控制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标准。通过相关标准的制定,公司希望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先进技术发展,丰富拓展各类应用场景,加速视频产业数智化进程。


谢先运介绍,未来,科旭威尔将继续发挥产业领军作用,与中电标协智能拍摄工委会紧密合作,继续推动并主导相关领域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助力智能拍摄产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拓宽全球视野,凭借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深化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打造智能拍摄新质生产力,推动智能拍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彰显中国智造的实力与影响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丁爽 编辑 陈莉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