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年首个交易日,集运指数(欧线)全线封涨停板。多位市场人士指出,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短期风险高企,建议轻仓观望注意风险防范。


1月2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发现9组24名客户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品种交易中涉嫌未申报实际控制关系,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对上述客户采取限制开仓1个月以及限制出金的监管措施。


新年首个交易日集运欧线期货封板涨停


方正中期期货海运及商品指数总监陈臻对贝壳财经表示,1月2日期市开盘后集运指数(欧线)合约即全部涨停,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最新一期SCFI(上海→欧洲)周环比大涨80%,创2022年10月以来新高。其二是,元旦小长假期间马士基班轮再度遇袭,一度宣布在48小时之内暂停红海复航。


陈臻认为,2023年末集运指数(欧线)期现大涨,主要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及船公司提价,其实基本面并未好转,甚至还在恶化。2024年全球新船下水压力较大,而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参考德路里的数据,2024年内有效运力或将由于苏伊士运河的停用而减少9%,但仍无法缓解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目前看红海危机只是阶段性事件,1月1日,马士基继续宣布复航红海船舶名单,其中亚欧航线达到21艘班轮。一旦后期危机完全解除,盘面走势将回归基本面,届时期现都会大幅下挫。


海通期货研究员雷悦对贝壳财经表示,近期集运欧线现货价格震荡走强,2023年12月29日SCFI欧线价格超预期突破2600美元/TEU,传统旺季货运需求给予稳定支撑;马士基复航红海实质性推进存疑,绕航仍是大部分欧线和地线集装箱船的主要选择,供应链紊乱催化的矛盾逐步暴露。


近期受到现货价格的推动,EC盘面维持偏强表现,但需要注意红海地区冲突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04合约除了计入突发事件的溢价外也需要考虑实际基本面的情况。随着节前出货需求逐步回落,叠加供给端的新船交付压力可能将持续施压运价。


中信期货研究员认为,1月2日EC合约开盘基本均强势涨停。主要原因是1月航司现货运价趋于见顶,4月淡季合约仍将回落。短期受到红海事件影响剧烈波动,当前航司1月实际收取的运价约为3000美元/TEU或6000美元/FEU左右且接近见顶,当前运价并不能代表4月淡季运力加快交付背景下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EC2404结算运价为2024年4月最后3期SCFIS欧线,这与1月SCFI及SCFIS有较大差异。


交易所持续平抑市场过热的投资情绪


上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接连发布多则公告,包括调整涨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证金比例,下调日内开仓交易最大数量,并且对相关违反交易规则的客户采取限制开仓、限制出金、立案调查等监管措施,再次表明交易所“零容忍”的监管态度,有效平抑市场过热的投资情绪,引导合法合规交易。


为了防范风险,近期上期所及时出台和调整多项交易政策,包括调整单日最大开仓数量、保证金率、交易手续费率等措施,并且严肃查处未如实申报实控账户的行为。交易所各项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规范市场,防止过度投机,实现EC期货平稳健康发展。


陈臻指出,鉴于目前的情况,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走势极不稳定,容易发生行情反转,参与其中确实风险巨大。最近持仓量大幅下降也说明参与者在减少,所以建议投资者尽量暂时还是以规避风险为上策。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与其他商品期货区别较大,建议谨慎参与。


雷悦认为,回顾2022年下半年,在需求崩塌和运力过剩的压力下,欧线运价逐周跌幅一度走扩至300美元。因此合理定价EC合约价格除了考虑红海事件带来的额外溢价外也需要考虑4月以后过热情绪消退后的理性价格。


近期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波动剧烈,持仓量大幅下降,参与者减少,单边交易风险上升,考虑交易风险较大,建议暂时维持观望态度,以规避风险为上策。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与其他商品期货区别较大,建议谨慎参与。


上述中信期货研究员指出,当前交易所密切关注集运市场,超限查处、保证金比例调整等政策有力防控了市场风险,后续仍有充足的工具。当前主力合约持仓量已从峰值的13.4万手下降至5.7万手,参与风险加大,切不可盲目追高,建议轻仓观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