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20日,外汇局科技司发文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国家外汇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牵头搭建并不断完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跨境平台),累计推出11个应用场景,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跨境结算便利化、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为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截至2023年10月末,跨境平台累计助力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逾10万家企业获得融资超3000亿美元、付汇金额超1.2万亿美元。


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搭建跨境平台


直面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等相关症结。中小微企业资金流、贸易流、货物流、监管信息等能够佐证自身信用及经营情况的信息往往较为分散,而银行因缺少获取中小微企业完整经营情况的便捷渠道以及无法核实单证是否存在跨银行重复使用情况等因素,出于风险控制或成本较高等顾虑,为中小微企业办理融资意愿往往不高。


搭建跨境平台,精准破解企业信用信息匮乏、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平台,应用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数字签名和多方共识等技术,汇集涉外收付汇、税务备案、质押凭证、融资受理、信用保险、货运物流、仓储等政银企多部门信息,建立银行间贸易融资信息实时互动机制、税务凭证信息与付汇业务联动模式,增强银行快速准确办理单证真实性审核、重复或超额融资与付汇核验、跨境贸易背景信息查证等业务能力。


不断丰富应用场景,促进资金融通和跨境结算便利化。融合数字技术与外汇管理,先后推出“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出口信保保单融资”“银企融资对接”等8个融资类应用场景,推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海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等3个外汇便利化类应用场景,推动跨境融资、结算业务办理便利化、协同化、智能化。


助力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及结算提质降本增效


创新银企跨境融资对接方式。推出“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通过搭建银企线上“面对面”桥梁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对接企业融资诉求,为银行提供企业贸易背景、经营信息等作为放贷参考,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提高授信额度,融资效率也大幅提升。


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支持。推出“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通过跨部门数据的可信交换和有效核验,提供保单、运单、提单等丰富的跨境贸易信息和数据交叉验证,推动更多银行为中小微企业增信,提供更充分的信贷支持,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费率,切实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中欧班列长安号融资”“中欧班列齐鲁号融资”“北部湾港航融”等应用场景,分别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齐鲁号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物流运营方进行数据共享和系统协作,进一步为共建“一带一路”产业链企业融资增信、增速。引导银行开展特色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不断丰富运费融资、仓单融资等功能,助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有效扩大外汇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推出“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海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打通业务环节,优化服务流程,通过付汇、发票、税务备案表等数据联动,建立外汇局、税务、银行、企业多方业务真实性的交互核验机制,便利企业办理跨境交易支付结算,推动外汇便利化政策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跨境平台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优质金融外汇服务。完善跨境信用体系和银企线上对接渠道,升级“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银企融资对接”等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信用数据源、提升操作便利性,支持银行高效便捷开展融资授信、外汇展业等,持续做好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普惠金融工作,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外汇需求。


提升跨境结算及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做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相关外汇工作,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支持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进一步便利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业务办理,着力打造以跨境信用体系为核心、以单证核验为补充的应用生态,推动企业跨境结算及投融资更加高效便利。


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跨部门合作,持续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仓单融资”等应用场景,为航运、物流等涉外企业融资增信,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


编辑 姜樊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