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再下一城。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在航天发射任务中,涉及的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产业链上公司的合作和支持”,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安光勇向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航天科技的发展往往涉及航天器的设计、制造、测试、运输等多个环节,需要依赖各种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不仅如此,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众多产业和周边产品发展。如今用航天材料做水杯、做枕头已屡见不鲜,商业航天蓝海市场更是不断孕育。


哪些A股上市公司参与了神舟十六号工程


5月30日当日,随着载人飞船驶入太空,A股产业链企业也被带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投资者颇为兴奋地向公司询问着,“你们参与了神舟十六项目吗?”


在神舟十六号飞船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承担了大量工作。


安光勇向贝壳财经记者详细解释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工作是航天发射任务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保证航天器的结构强度、温度控制和测量控制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在安光勇看来,本次发射对于产业链公司可能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热控、测控等领域具备相关技术和能力的公司可能会有更多商机。


“公司参与了神舟十六项目吗”,一位股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这样询问佳讯飞鸿。而公司很快回应称,公司参与了神舟十六号相关通信保障。


佳讯飞鸿进一步解释说,公司还参与了“天和”“天舟”发射及对接、“天问一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载人航天飞行等项目的通信保障任务。


奥普光电也向投资者解释说,公司参与的航天项目有神舟系列、天宫空间站、风云系列等。中信重工也称,公司先后参与了国产航母、神舟飞船、嫦娥五号等重大工程,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的研制任务,研制生产了一批堪称“国之重器”的重大技术、重点产品、核心部件、重点材料。


国机重装也向投资者表示,公司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自主研制的12000吨航空铝合金板张力拉伸机,为解决航空级铝合金厚板、大飞机承力构件等“卡脖子”问题、保障C919大型客机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航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 2023年,“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建设落地阶段,作为二十大之后的第一年,“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更多的资源。


中航证券强调,2022年,我国航天器发射总数量高速增长,其中遥感卫星与通信卫星发射数量的高速增长凸显出下游卫星遥感与卫星通信市场需求旺盛,而科学和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数量的快速提升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我国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研制和制造仍处于在一个快速上行周期上。


航天科技集团在2023年1月18日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中提及,2023年中国全年计划实施近70次宇航发射,有望再次刷新纪录。


带动了哪些产业和周边产品?用航天材料做水杯、枕头 全产业链发展


把原本用在飞船外壳上的材料用在保温杯上,传导效果特别好,装了热水的杯子摇一摇就能加速降温。原本用在飞船座椅上帮助宇航员吸收冲击力的记忆棉被做成了枕头,缓解头部和脖子的压力。北斗导航系统如今走进千家万户,接入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系统中.....


在“航天强国”发展之路中,“向下研发”让我国整条工业产业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安光勇介绍说,例如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航天器的结构和部件需要使用轻质、高强度、耐高温等特殊材料,这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如精密制造技术领域,航天器的制造需要精密的加工和装配技术,包括高精度数控加工、精密焊接、涂层技术等,这将推动制造业向更高精度、更复杂的制造过程迈进。


再比如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领域,航天器的生产线通常需要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因此,航天科技的发展将推动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还有通信与导航技术领域,航天器需要可靠的通信和导航系统,这将推动通信技术和导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


不仅如此,航天技术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安光勇表示,除了航天器制造和运营之外,还可以在通信和导航领域应用航天技术,例如卫星通信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都是基于航天技术的。


航天技术可以用于地球观测和环境监测,包括监测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土地利用等。卫星遥感技术和卫星图像处理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航天技术可以支持太空科学研究和探索任务,例如行星探测、宇宙射线研究等。通过发射航天器到太空中,科学家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宇宙和行星的信息。


此外,在新能源开发方面,航天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技术可以应用于新能源开发领域,例如太阳能发电和燃料电池车。


商业航天蓝海市场正在孕育 国产替代需求旺盛


如今航天事业发展仍面临不少机遇与挑战。


安光勇举例称,一方面,商业航天领域正在迅速崛起,私人企业正在积极投资和发展航天技术。这包括卫星通信、空间探索和旅游等领域。这一趋势可能为投资者提供机会。另一方面,空间经济崛起: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空间经济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包括卫星导航、地球观测、资源开发等。这些领域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此外,航天科技的发展需要各领域的科技创新,例如材料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在航天科技的推动下,这些领域也将获得进一步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但他提醒,航天领域的投资风险较高,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适当的风险管理。


此外,安光勇强调,考虑到目前美国等国家对于中国国内各领域进行“卡脖子”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不得不进行自主研发。从这个角度上,航天板块会获得很大的支持。


方正证券就曾指出,国内航空航天用钛材行业集中度较高,部分高端钛材或供应不足,需求增长促进了国产替代发展。


“航空航天领域钛材发展空间广阔。随着国内钛材生产企业制造能力提升,材料国产替代亦将推动国内钛材生产企业业绩增长”,方正证券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