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薛晨)3月27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国酒业协会获悉,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利润增长超过29%。白酒产业集中度凸显,高端消费增长趋缓。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产业、企业全方位深度竞争的态势下,白酒产业将步入调整转型期,而消化库存是2023年的首要任务。
数据显示,白酒产业呈现产量收缩,销售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的态势。2022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963家,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了5.6%,这是近十年以来的新低。与之对应的是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626.5亿元,增长9.6%;实现利润2201.7亿元,增长29.4%。值得注意的是,白酒市场份额向优质产区、名酒企业和名酒品牌不断集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向头部聚集的趋势越发明显。
宋书玉表示,“产业集中度的上升是产业发展中的必然过程,它对应的是企业规模效应的出现和龙头企业品牌溢价的形成。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和趋势明显,同时区域酒企压力增大,有机会,更有挑战。”
本次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22年白酒产业销售收入对比疫情前的2019年累计增长5%,利润累计增长了71%。宋书玉称,这两个关键数字更具有阶段性、周期性、代表性,也充分反映出中国白酒产业长周期的特征。
对于白酒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宋书玉指出,首先是近十年白酒总产量不断下降,说明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加上横向竞争、健康消费观念带动消费结构变化,使白酒产能未来仍有下降的压力。此外,疫情期间白酒渠道扩容快速,而新渠道消化能力不强,使得渠道竞争升温,消化库存会是2023年的首要任务。从市场结构看,高端消费增长趋缓,加大了白酒龙头企业对于“腰部”价格带产品的竞争参与度。在产业、企业全方位深度竞争的态势下,产业将步入调整转型期。
在葡萄酒行业,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在2022年的表现均不佳。数据显示,葡萄酒产业整体营收和利润水平较低,全行业利润仅为3.4亿元,中小企业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宋书玉说,由于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历史欠账多,营销过度解读葡萄酒的舶来文化属性导致葡萄酒消费普及化遇到了瓶颈,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随着消费场景恢复,葡萄酒产业的恢复发展将是必然的。“葡萄酒产业已经退无可退。2023年能否反弹,将是中国葡萄酒的最大命题。”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