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总体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依托日渐完善的制造工业体系,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自2012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以‘换道超车’的战略决策在政府引导下快速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如今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近日,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时说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和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国汽车产业将明晰方向,奋斗前行,继续攀登下一个五年高峰。


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聚焦至汽车产业,如何助力达成国家“双碳”目标?


张永伟认为,探寻汽车产业低碳转型的实施路径,是汽车产业的重要课题。“碳中和”目标下,应从产品脱碳、生产脱碳、供应链脱碳、回收脱碳、协同脱碳等方面出发,构建汽车产业低碳发展体系,支撑国家达成“双碳”目标。


此外,他指出,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为汽车产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科技为主导,以创新为驱动力,以高质量为奋斗目标,创造世界一流的汽车产品。


新京报贝壳财经:二十大报告中还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汽车产业如何实现低碳转型,支撑国家达成“双碳”目标?


张永伟:探寻汽车产业低碳转型的实施路径,是汽车产业的重要课题。“碳中和”目标下,应从产品脱碳、生产脱碳、供应链脱碳、回收脱碳、协同脱碳等方面出发,构建汽车产业低碳发展体系。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何构建汽车产业低碳发展体系?


张永伟:在产品端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构建以纯电动汽车为主体的多元技术发展路线。基于私人出行、城市物流、长途重载等不同场景对车辆续航能力、动力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需求,考虑纯电动、插电式和燃料电池不同电动化技术路线的经济性差异,实现从试点到区域、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推广策略。


在生产端加快建立绿色零碳工厂,实现制造环节低碳。应用可再生能源,保障制造端使用电力绿色化。提升能效价值比,推进先进工艺技术应用。采用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推动智能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制造环节数据化、智能化,满足个性化生产需求。


在供应链侧,整车与零部件要同步减碳。加强供应链深度合作,从终端整车企业出发,对上游供应商提出减碳要求,在车企供应链体系考核与评选中,将碳排放要求作为考察供应商资质的重要评估标准,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


在回收侧充分重视回收环节的资源回收及减碳作用。通过整车拆解回收及零部件在制造,提升汽车可回收利用率。构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进一步加强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技术研发,实现稀有材料的回收利用。明确回收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在协同侧推动汽车、交通、能源领域协同脱碳。加强车路协同,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汽车与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构成最佳搭配,将有效提升车辆使用效率,降低路面车辆密度。通过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车网互动、换电、退役电池储能等方式,解决可再生能源不连续性和不稳定问题,实现绿色电能的时空转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陈莉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