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测温和健康宝核验功能的电子门禁、能帮找车位的智能停车小程序、有专属“身份证”的井盖…… 在北京二环内,一个有20年历史的老小区因为一些“高精尖”的新玩意变得科技感起来。


在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目标的助推下,北京移动将位于东城区北新桥街道的民安小区列为首批“数字化社区”,从智能门禁、社区通知、“天眼”、智能井盖、智慧停车等八个方面对该小区进行数字化的提升改造,给街道、物业、社区居民带来更多便利感和幸福感。


这样的“数字化社区”都具备哪些新功能?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近日实地走访民安小区,梳理了数字化改造后八项功能带来的便利与智慧。


智能门禁一键开门 社区通知“码”上知晓


智能门禁系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吉喆 摄


数字化升级从社区的第一道防线——智能门禁开始,与传统的刷卡开门方式相比,智能门禁支持人脸、手机、二维码、ESIM卡等多种开门方式,同时集人脸比对、测温、健康宝核验为一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物业科技防疫提供了新的管理方式。


居民正在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社区消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吉喆 摄


在社区宣传栏,一个醒目的二维码代替了之前张贴的各类社区通知和服务热线。居民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得社区最新的通知以及服务电话。与之前张贴的纸质海报相比,二维码更便于街道、社区服务人员管理后台配置、更新信息,当需要增加通知时,只需要在后台线上编辑,无须再打印、张贴,节省了人力、纸张成本。


“天眼”防高空抛物 井盖守护脚下安全


防止高空抛物摄像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吉喆 摄


记者注意到,小区安装了很多仰面的摄像头。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了防止高空抛物设置的监控,通过高清摄像机可记录抛物全过程,实现高空抛物可追溯、可定位,进一步保障住户生命财产安全。


看似普通井盖实则“大有乾坤”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吉喆 摄


数字化改造不仅体现在高空,居民脚下踩过的井盖也“大有乾坤”。小区里的智能井盖实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实时检测,如遇非法异动、被盗或破损,可一键推送物业,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监控实现全面覆盖 安全隐患无处躲藏


物业管理平台系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吉喆 摄


在小区中心的活动区域,是北京移动联合小区物业打造的“数字微空间”。活动区域内做到了摄像全覆盖,增设了视频授权共享功能,可以让居民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儿童玩耍区域,如发现孩子正在进行翻越围栏等危险动作,物业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喊话提醒。


AI识别电动车语音自动警报摄像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吉喆 摄


针对电动车消防隐患,小区对电动车进楼进行全面数字化管控,在电梯单元门口升级电梯阻梯器,只要有人推电动车出现,摄像头会发出语音提醒,同时物业收到告警通知,基于人脸比对确认住户身份,可远程进行语音警告,避免安全隐患。此外,小区在电动车充电区域加装了安消一体设备,通过摄像头、烟感可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自动启用干粉灭火设备进行现场处置,最大程度降低火灾危害。


智能停车节约时间 “科技防疫精准高效


智能停车小程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吉喆 摄


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居民可通过手机小程序查看附近可供使用的停车场及剩余车位,为居民节省停车时间。


数字化社区概览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吉喆 摄


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中国移动支持的智能门磁服务,可以远程、实时查看隔离人员居家情况,如遇被隔离人员无故外出,平台将实时告警通知,并将信息发送至社区指定工作人员手机上,做到信息同步。以前,居民外出需携带承诺书、核酸截图、行程截图去社区线下办理,北京移动支持线上弹窗快速处理工具,让居民用手机即可操作,办理时间从人均5分钟降到1分钟内,大幅降低了街道工作的压力以及人群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是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承载体。2021年7月,北京市发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实施方案》,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方案中首次提出要打通市、区、乡镇(街道)三级通道、融合线上线下全链条、打通社区治理服务最后一公里并延伸到家庭。“数字化社区”的建设不仅方便了居民,更为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吉喆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