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财报季迎来一个小高潮,包括农行、工行、建行、邮储在内的多家国有大行当日披露2021财报或召开业绩发布会。


农行财报显示,2021年该行资产规模突破29万亿元,净利润增速达11.8%,不良贷款率下降0.14个百分点至1.43%,资本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数字经营发展不无关系。此外,该行2021年普惠贷款和绿色信贷规模增速都超过30%,普惠贷款已是连续三年增超30%。


“业务经营迈上新台阶。”在业绩会上,农行行长张青松如此概括2021年的成绩。一同出席业绩会的还有五位副行长,张旭光、林立、崔勇、徐瀚和张毅。在约100分钟的发布会上,六位高管共回答了13个市场关切的问题,涉及资产质量、信贷投放、普惠金融、手机银行、资本充足率、绿色金融、乡村振兴服务、理财业务等方面。


资产规模突破29万亿,新增贷款投放创历史新高


农行2021年财报,再次彰显稳固的业绩底盘。


数据显示,2021年,农行经营效益稳中向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99亿元,增速9.4%;净利润2419亿元,增速11.8%。成本收入比30.46%,信贷成本1.05%。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0.8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1.57%。董事会建议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2068元人民币(含税)。


张青松介绍称,该行盈利增长的驱动因素有三个,包括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中间业务稳健增长、其他非息收入占比提高。


其中在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方面,该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截至2021年末,总资产突破29万亿元,增速6.9%。贷款余额17.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万亿元,新增贷款投放创历史新高。客户存款余额21.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万亿元,其中个人客户存款增长超过1万亿元。


“2021年农行日均生息资产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9.7%,以量补价带动了利息净收入的增长,全年实现利息净收入5780亿元,同比增长6%。”张青松称。


不良率下降0.14个百分点积极推进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市场上有不少担心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声音,不过从近两年数据看,大型银行资产质量保持了整体稳定。


农行2021年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43%,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48%,比上年末下降0.5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1.08%,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75%,比上年末下降7.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9.73%,比上年末上升33.53个百分点,拨贷比达4.3%。


农行采取了哪些举措稳定资产质量?该行在财报中称,包括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做实信贷主责任人制度,强化大额集团客户、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等,此外还以提升数据真实性、模型准确性、系统有效性为重点,积极推进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


“我们对农行资产质量前景保持充分的信心,对中国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定充满信心,对农行自身风险管控的能力及风险化解的能力充满信心。”张青松称。


此外,农行资本充足水平稳步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44%,比上年末提升40个BP;一级资本充足率13.46%,比上年末提升54个BP;资本充足率17.13%,比上年末提升54个BP。


普惠金融贷款连续三年增超30%,目前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说到近年银行业的服务重点,普惠金融无疑是一大关键词。在疫情暴发前,政府工作报告就曾对国有大行设定普惠金融贷款增速年度目标,要求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疫情暴发后,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据了解,农行普惠贷款余额在2020-2021两年间增了2倍多。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较上年末增加38.8%,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


崔勇在业绩会上进一步介绍称,不只是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明显增长,该行服务的相关信贷客户覆盖面也不断扩大,2021年末服务客户数达192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5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1%,较上一年稳中有降;普惠贷款不良率仅为0.73%,较上年末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未来普惠金融业务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崔勇表示,从去年末统计的数据看,全市场主体现有1.5亿户,90%都是小微企业。


他表示,农行将主动与政府部门对接,不断加大外部数据的引入力度,强化数据整合分析,不断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同时统筹发展和风险防范,以数字化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科技赋能,精准识别有效客户,精准营销服务和精准风险防控,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普惠金融体系。


绿色信贷增30.6%,将继续积极有序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2021年被称为“双碳元年”,绿色金融也按下加速键。这一市场前景空间同样十分巨大,有机构测算,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规模在百万亿量级。


据张旭光介绍,截至2021年末,农行绿色信贷余额1.98万亿元,增速30.6%。该行还在同业中设立了首个“碳中和”工作委员会,以及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绿色金融委员会等,并先后制定出台了风电、太阳能等多项新能源的信贷政策,特别突出农行的“三农”特色,加大对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等绿色农业全产类的支持,创新推出了“生态修复贷”“美丽乡村贷”等多项特色产品。


农行还在金融同业中首批开展了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绿色债券的投资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行绿色债券投资余额883亿元,增速35.0%。


张旭光表示,该行坚持风险可控,强化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全覆盖,分类管理和全程管控,对高耗能、高排放的客群实施行业的限额管理,加强预警监测,并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业务与国际接轨。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目标提出后,2021年有些地方出现了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等行为,去煤化过快甚至导致部分地区拉闸限电。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发声,纠正运动式“减碳”。


张旭光表示,2022年农行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双碳要求纳入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扩大资金供给,强化服务创新,推动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不搞“一刀切”,积极有序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绿色信贷规模提升和机构优化,确保绿色贷款的增速持续高于全行的各项贷款增速,特别要利用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大力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


文/程维妙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