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吕梁山区,沙棘果挂满枝头。根系深扎的植物,见证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坚守与回归。近年来,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推动下,吕梁沙棘产业不仅实现了销量突破,更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发展,带动了人才与产业的双重回流。
2025年1月,中国社科院大学在《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拼多多累计带动国内就业数千万人,其中农产品产业链是核心就业场景之一,覆盖采摘、加工、仓储、物流及新农人创业等多个环节,仅该领域就已助力超2000万农业生产者参与数字经济。在拼多多搭建的数字生态中,青年人回到家乡成为“新农人”,带回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让传统产业重焕生机的“算法”,以及滋养乡土、让人才和财富向故乡回流的“活水”。

工人在产线打包沙棘汁。张贵鑫 摄
青年返乡,从“北漂”到电商主力
伴随乡村电商的蓬勃发展,新产业带来的新机会,让家乡不再“回不去”,也让更多年轻人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
张贵鑫2019年大学毕业后,曾短暂加入“北漂”行列,但思乡心切的他一年后就选择回到家乡。很快,他加入到了本地企业“吕梁野山坡”的电商团队,从小喝着沙棘汁长大的张贵鑫在家门口找到了发展平台。
在交城县,原为程序员的杨捷也因健康原因回到家乡。他凭借技术背景和“码农”的经验,加入了当地沙棘品牌“待见”。从月入2万元的程序员到起步月薪仅1500元的电商运营虽然有着不小落差,但骨子里带着山西人韧劲儿的杨捷决心抓住机会,闯出一条新路。“电商平台的推广工具,其实也就是程序,我一看着就亲切。”
平台赋能,从零起步到销量榜首
张贵鑫在多个电商平台试水后,最终选择重点运营拼多多。“跟朋友偶然一次聊天,了解到这个平台对新商家的支持力度大,尤其是农产品,还有零佣金的优惠。”这正是拼多多持续深耕农业的缩影。平台近年来先后推出的“农云行动”“多多好特产”等助商惠农活动,以及“百亿减免”“千亿扶持”等措施,通过服务费减免、保证金下调等方式进一步为农产品商家降本减负,助力产地好货拓展销售半径与市场空间,为农产品商家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通过每天投入5000多元推广费用,张贵鑫在拼多多平台就可以做到日销售额最高达到十几万元。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多多带来的大流量,他带领“野山坡”沙棘汁在2020年实现品类销量第一,日销达2000至3000件,公司电商年销售额也首次超过了线下。
杨捷所在的品牌曾面临供应链方面的挑战。由于线上销售规模不断攀升,曾经的代工模式也凸显出反应慢、拖累发货节奏等弊端。“如何接住电商平台带来的‘泼天流量’”成为当时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当公司决定扩建厂房、投入千万元更新设备时,也遇到重重阻力。但无法否认的是,电商时代发展的趋势势不可挡,公司最终决定扩大生产、跟上发展浪潮。“原本预计工厂一年要运转200天才能盈亏平衡,但实际上每年运行300天,远超预期。”杨捷说,拼多多带来的销量增长,给了他们发展供应链、打造自主品牌的底气。
创新突破,从包装改良到市场拓展
但线上销售也不是一帆风顺。以包装为例,“野山坡”最初在线上线下均采用玻璃瓶包装,不但成本高,而且出现了不少因为玻璃瓶破损带来的售后问题。“拼多多小二”及时与张贵鑫沟通,共同敲定改进意见。企业随后上线PET塑料瓶生产线,新包装不但轻便更“扛造”,显著降低了成本与破损率。
包装问题解决后,“野山坡”参加平台“百亿补贴”活动,利用巨大流量提升销量和品牌知名度。“我记得有一位贵州的老人,专门给我打电话,咨询沙棘汁的作用。”张贵鑫说,这让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拼多多平台的触达范围,沙棘汁可以“跨越”超过1000公里,让区域性的产品拥有了成为全国性爆品的可能性。电商平台连通乡村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桥梁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具象化。通过这条通路,沙棘汁从山西本地起步,逐步扩展至北方市场。而为了进一步打开南方市场,“野山坡”又在平台的帮助下,改良产品口味,最近还推出了更健康的代糖产品。
2022年以来,拼多多先后通过偏远地区中转集运的模式创新和中转费减免政策,大大降低了西进商品的物流成本。山西的沙棘汁受益于“西进行动”,只需支付到中转仓的第一段运费,成功打开了西藏、内蒙古等西部六省份市场,“野山坡”甚至还专门推出了藏语版产品。
“待见”也于2024年在拼多多小二指导下首次参与“百亿补贴”。“沙棘果汁单链接从原本每天约100单,激增到500至1000多单。”杨捷表示,年货节期间,产品日销达2000多单,到目前该链接已累计售出50万单。今年7月,“待见”的新款沙棘原浆上线后参与“百亿补贴”活动,日销量也从10单上升到200单,迅速实现新品破冰。

年轻工人在产线检查沙棘汁包装。成保文 摄
产业带动,从企业成长到农户增收
电商的蓬勃发展,在吕梁山区催生了从采收、加工到运营的完整沙棘产业链。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5年,吕梁沙棘种植面积达到74万亩,占全省的24%,全产业链产值达3亿元。“我们与林场农户、农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达成协议,每年以不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保护价向零散农户收购沙棘果7000吨以上。”张贵鑫表示,“每年能帮助3000多户农户,每户增收两三万元。”
从最初的小作坊,到如今拥有3个工厂、万吨冷库和20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大型企业,“野山坡”的企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野山坡”还新购300多亩地,准备建设打造精深加工产线。

村民正在采收沙棘果。成保文 摄
电商业务同时还创造了大量适合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张贵鑫说,目前工厂正式员工月薪达4000元至6000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返乡加入沙棘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现在,杨捷也已从电商运营成长为公司股东。他说,目前,公司自建工厂投资超8000万元,年效益达亿元。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生态的完善与发展,让返乡不再是一种情怀选择,而是一条可行的职业路径。就像杨捷所说:“故土不缺乏有能力的人才,这里的一切正通过互联网不断向外拓展。”
文/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卢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