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产权交易所最新挂出的股权转让项目显示,医药流通巨头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药控股”)拟出让健嘉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健嘉医疗”)45%股权,挂牌价格为6.3亿元。健嘉医疗曾是国药控股重点布局的医疗投资平台,近年来经营业绩并不理想,成为“甩包袱”的对象。
公开信息显示,健嘉医疗的前身是国控医疗,2013年由国药控股与复星医药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达10亿元。从官网披露的规模来看,该平台已具备一定行业影响力,目前拥有25家医疗机构,覆盖全国14个省份,累计开放床位8000张。
2023年6月,国控医疗曾爆发危机。莆田市涵江医院数百名医护人员集体拉横幅维权,将矛头直指国控医疗,称其管理混乱。从那时起,国药控股逐渐退出国控医疗的管理。此后,国控医疗在公开报道中的定位由“集康复医院、儿童康复门诊、数智康养、综合医院以及生殖专科医院于一体的大型医疗集团”,转向了康复医院。
据复星医药2023年年报,当年10月,复星医药以1.2亿元增持国控医疗6%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1%,正式实现控股。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国控医疗完成更名,启用“健嘉医疗”,国药控股在该平台的影响力逐步减弱。
定位不清晰,导致国控医疗的经营并不理想。此次股权转让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健嘉医疗实现营业收入约16.4亿元,净亏损达1亿元;2025年1-9月,其仅实现营收11.2亿元,净亏损0.65亿元。截至2025年9月底,健嘉医疗总资产约49.5亿元,负债总额却高达38.5亿元,资产负债率超77%,财务压力可见一斑。
出让健嘉医疗股权,并非国药控股的孤立动作,而是其在整体业绩承压下,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主业的战略选择。
2024年,国药控股营收、净利润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49.77亿元,同比下降2.04%;归母净利润70.5亿元,同比下降22.14%。2025年前三季度,国药控股营收继续下滑,业务扩张与盈利平衡难度不断加大。相关数据显示,国药控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14.79亿元,同比微降2.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53.07亿元,同比增长0.53%。
今年以来,“国药系”也在频频出售盈利能力不佳的资产。9月10日,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计划以4494万元底价,转让其持有的国药控股湖南中医药有限公司60%股权;9月24日,国药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国药集团成都信立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为5629.18万元;10月17日,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国药控股(山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底价为554.88万元;10月18日,国药现代控股子公司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成功摘牌,河南洋森药业集团以1.09亿元的价格接手。
目前,出让健嘉医疗股权转让项目仍处于挂牌阶段,尚未披露意向受让方。有业内人士猜测,复星医药在医疗服务领域布局已久,若此次转让顺利完成,复星医药的持股比例或许进一步提升(若全额受让则持股达96%),实现对健嘉医疗的绝对掌控。
无论受让方最终是谁,健嘉医疗面临的挑战都不容忽视。从行业层面看,康复医疗赛道近年来入局者增多,公立康复医院凭借资源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民营机构则面临同质化竞争、医保支付压力等问题;从公司自身看,高负债、营收下滑的现状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如何提升单院运营效率、控制成本支出,将是受让方接手后的核心课题。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穆祥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