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赛诺菲展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韩彤妍教授带来了“进博宝宝”乐唯初在中国的首个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为中国婴儿RSV防控提供了本土化实践参考。


尼塞韦单抗自2022年在第五届进博会全球首发以来,三年间实现从“展品”到“商品”、从国际首发到本土可及的跨越。尼塞韦单抗在中国婴儿中的首个真实世界研究覆盖北京、上海、内蒙古、山东、江西、广东等地的多家医疗机构。数据显示,尼塞韦单抗可有效降低婴儿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就医及住院风险,有效性分别为81%和82%。“尼塞韦单抗在中国婴儿中体现了与全球一致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韩彤妍表示,这份覆盖多地区、多类型医疗机构的本土真实世界研究,为中国婴儿RSV防控提供了贴合本土实际的实践参考。


研究数据发布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围绕“让中国婴幼儿远离RSV危害,优化创新预防路径”展开深度讨论。


在实践落地层面,以上海为例,2024年9月RSV预防单抗于当地首批试点单位落地使用,经完整流行季验证后,2025年6月上海卫健委发文在全市范围新增36家试点单位,并首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打。如今,上海RSV预防单抗的使用范围已覆盖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长可就近为宝宝注射RSV抗体针,极大节省时间与交通成本。


“从去年9月起,上海率先在包括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内的7家医疗机构(12个院区)试点使用RSV单抗,到今年RSV单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及,这意味着免疫预防策略正迎来重要转变——从以往聚焦基础疾病等重点人群,逐步拓展到更广泛的易感人群。这不仅能让更多婴儿获得及时保护,也标志着婴幼儿呼吸道防控体系向更加主动、普惠的方向迈进。”曹清表示,创新预防手段创新使用路径,不仅能减轻疾病负担,也为优化婴儿呼吸道防控体系提供了可行路径。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科普手册》——该手册由儿科专家团队参与创作,涵盖RSV、流感、百日咳等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科普知识,搭配图文解读与实用防护建议,为家长提供权威、可操作的健康指南。


在创新管线展区,赛诺菲还展出了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RSV+HMPV)联合疫苗,突破单一呼吸道病毒预防局限,有望同时抵御两种老年人高危呼吸道病毒。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