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10月19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执委会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从长期看具有很好的增长潜力,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非常强。但从短期看,我国承受着结构转型带来的阵痛,眼下经济仍有诸多挑战。
白重恩指出,在创新方面,技术进步对可持续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已做得很好,但工业企业的利润率最近几年在下降。造成反差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制造业投资的较高增速是保持增长速度的前提,2024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拉动了国内需求的增长,但投资后形成的供给能力超过了需求增长的速度。
“制造业在投资过程中拉动了国内的需求、拉动了增长,投资后形成了供给的能力。但如果需求是由GDP总量来代表,制造业供给能力增长速度要比需求增长速度快,这就是现在不平衡问题的原因之一。”白重恩指出,当前需求不足一方面表现为房地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制造业供给快速增长的同时,需求下降带来的不平衡。
事实上,我国的消费需求并非全部类别都在下降。白重恩分析道,我国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过去十几年,我国商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例下降,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例上升。因此我国经济需要转型,即如何提供更多服务消费供给来满足服务消费的需求问题。
“我国应该将居民消费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白重恩指出,全社会在理念上要更看重居民的消费,居民消费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要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转型。而消费需求情况也反映了居民就业机会、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等情况。
在白重恩看来,当前我国应完善全口径消费统计制度,同时需要改革与消费相关的税收制度。
“消费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基础。”白重恩指出,如果将这两个税的征收都下移到消费,征收难度会加大,甚至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偷税漏税。如果继续在生产环节征收,但将收入按各地消费比例分配,这会给各地促进居民消费创造动力。
白重恩还认为,居民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财富,但现在我国居民财富需要转型。居民财富中金融财富占的比重太低,过去房地产占得比较高。随着房地产价格下降导致居民财富出现缩水,让所有居民财富不断增长就需要金融的发展、财富管理的发展。
此外,白重恩还表示,地方财政也要解决如何让居民有更多的财富、收入,更好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长期来看具有挑战性。
“要做好长期制度性的改革,让这方面结构能更加合理,但过渡期又是非常艰难的挑战。”白重恩指出,总需求不足是挑战,但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加政府的财政赤字成本相对比较低,收益相对较大,我国能不能在此阶段大力度增加政府财政赤字、增加财政积极性来解决过渡期的问题,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