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6年的“贵酒”之争迎来终审判决。根据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岩石”)日前发布的公告,在贵州贵酒集团诉上海贵酒等被告的商标侵权纠纷一案中,终审判决上海贵酒败诉,包括判赔贵州贵酒集团418.85万元。同时,上海贵酒以及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需立即停止使用“贵酒”名称。
在律师看来,判决生效后,意味着企业不仅面临更名,同时原标注“上海贵酒”字号的产品亦应停止销售,这将对其经营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上海贵酒还面临诉讼缠身、被质疑保壳不积极等难题,都将是接下来的巨大挑战。
上海贵酒面临更名
上海贵酒10月10日发布诉讼进展公告显示,原告贵州贵酒集团诉上海贵酒以及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标侵权纠纷一案近日收到终审判决,包括撤销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苏01民初2135号民事判决;上海贵酒、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第1223571号、第8550010号、第9784875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上海贵酒以及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贵酒”名称。此外还提到,上海贵酒、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共计赔偿贵州贵酒集团418.85万元。
上海贵酒的前身为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其公司名称、证券名称几经变更,主营业务从房地产到互联网金融,可谓把热门行业都尝试了一遍。直至2019年,这家公司主营业务转型酒类,并更名为上海贵酒,旗下产品名称也包含上海贵酒字样,由此开始引发贵州贵酒集团与上海贵酒之间的“贵”商标纠纷案。
2020年3月,南京中院受理贵州贵酒诉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并于2021年7月作出一审判决。贵州贵酒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5月17日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根据南京中院2023年6月的重审判决书,贵州贵酿被判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害原告贵州贵酒相关商标专用权的产品,并赔偿原告150万元;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贵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随后,贵州贵酒集团不服该判决,再次上诉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并于近日迎来终审判决。
上海贵酒在10月10日的诉讼进展公告中提到,公司将根据终审判决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该处理会导致本期利润减少。
或影响库存产品销售
10月10日,记者搜索上海贵酒官网网址时发现,页面显示“网站已关闭”。记者咨询多家位于北京的酒类销售门店,已难寻上海贵酒旗下产品。从线上电商平台查询则看到,部分店铺仍在售卖瓶身印有“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天青贵酿/月黄贵酿/君道贵酿”等字样的产品。
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与贵州贵酒商标侵权纠纷终审判决中提到,上海贵酒以及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需立即停止使用“贵酒”名称。这是否意味着上海贵酒公司将面临更名?又会对旗下产品销售产生什么影响?
北京超成(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冯建坤分析认为,在生效判决要求立即停止使用“贵酒”名称的情况下,上海贵酒及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依法负有履行判决内容的义务,否则可能因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称变更属于行为履行范畴,实践中存在部分企业拒不配合的情形。对此,《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明确规定:“经营者登记的名称违反本法第七条规定的,应当及时办理名称变更登记;名称变更前,由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
同时他提到,对于在终审判决前已标注原企业名称的产品,若在判决生效后继续销售,实质上构成对原企业名称的持续使用,属于不履行生效判决的行为。因此,依照法律规定,此前标注“上海贵酒”字号的产品亦应停止销售。考虑到企业通常存在较多库存产品及大量宣传材料,且上海贵酒作为上市公司,企业名称变更属于应当披露的重大事项,此次名称变更预计将对其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记者注意到,上述终审判决书还提到,上海贵酒、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贵州贵酒集团第1223571号、第8550010号、第9784875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不过,在中国商标网查询上述三个商标时,页面显示“撤销/无效宣告申请审查中”。
冯建坤认为,贵州贵酒集团所拥有的三个带“贵”字的商标虽已被提起无效宣告申请,但在最终裁定作出前,其商标权仍为合法有效。商标无效宣告程序通常需经历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行政诉讼一审与二审等多个阶段,全程耗时一般超过两年,远长于上海贵酒履行判决的合理期限。这也意味着,上述商标无效程序对上海贵酒继续销售含“贵”字产品预计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上海贵酒仍然应该履行判决。
诉讼缠身,被质疑保壳不积极
事实上,上海贵酒还涉及多起诉讼,其中包括因债务违约引发诉讼。根据2025年半年报披露的诉讼事项,在建工程项目诉讼金额6.6亿元,账面确认负债金额4.4亿元;其他诉讼事项金额0.7亿元,账面确认负债金额0.4亿元。2025年以来,上海贵酒陆续收到多家银行、供应商的诉讼,逾期利息等费用有所增加。此外,上海贵酒作为被告的涉诉案件中,还包括92件劳动仲裁,诉请支付拖欠工资及补偿金等共计1708.74万元,目前这些案件处于已裁决或审理中。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预计负债为4263.53万元,较上年期末数增加71.64%,主要系诉讼形成的预计负债增加所致。针对诉讼事项,上海贵酒称,公司将积极与法院、债权人进行沟通协商,采用主动应诉、积极寻求和解等多种合法且可行的方式降低诉讼带来的不利影响,力求能更好地化解诉讼困境。
自2023年末以来,上海贵酒身陷多重困境,出现资金承压、返利返货无法兑现,经销商关系受挫,仅2024年一年,该公司经销商数量减少3693家。而同期,该公司实控人韩啸因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167.4万股已全部被司法冻结,占公司总股本的64.80%。
业绩连续亏损更是让这家企业走向退市边缘。2024年,上海贵酒营业收入为2.85亿元,同比下降82.54%;净利润为-2.1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46.18万元。由于业绩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岩石股份自今年4月23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披星戴帽后,这家曾更名多次被称为“A股不死鸟”的公司,迎来最严峻的“保壳”考验。然而,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仅为2824.96万元,同比下跌85.22%,且依然未实现扭亏。在9月举行的2025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质疑该公司保壳不积极。
对于保壳举措以及未来如何突破困境,上海贵酒方面称,公司将坚持聚焦战略转型,推动线上渠道布局,提高运营与管理效率,降低公司成本;此外,还将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协调优化上下游资源、销售渠道和融资环境,支持公司可持续的生产运营。
记者注意到,在保壳方面,上海贵酒已多次提到引入战略投资者举措以化解财务风险、解决经营困境。就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这一进展也备受多位投资者关注,然而,上海贵酒相关负责人并未明确回复战投进展。
此外,对于公司实控人韩啸所涉集资诈骗案件的进展,上海贵酒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代行)陈琪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称,该案被公安机关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仍在审理过程中。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唐峥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