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2024年,我国电气化率约28.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中国电气化率已经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9月24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并发布的《中国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2025》(“《报告》”)披露上述数据。


据贝壳财经记者了解,电气化是指将依赖化石燃料等非电能的设备、系统或过程转换为电力驱动的设备、系统或过程。电气化的主要优点包括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效率和支持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型。


《报告》显示,分地区看,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电气化率分别达到约31.6%、27.5%、29.3%、16.8%,分别较上年提高1.0个、1.1个、0.9个、0.4个百分点;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电气化率分别达到约21.4%、34.1%、41.7%、29.5%,分别较上年提高0.4个、0.9个、0.9个、1.6个百分点,其中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用电量总体与日本处于同一水平区间,电气化率高出日本同期电气化率约10个百分点;14个省(区、市)电气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去年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我国持续促进终端用能电气化低碳化,工业领域以生产加热、烘干、蒸汽供应等环节为重点,建筑领域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炊事等,交通运输领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升铁路电气化水平,推行船舶、飞机靠港使用岸电,十年来电气化水平提升约7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十五五”期间,全国电气化率将以年均约1个百分点的增幅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预计到2030年,全国电气化率将达到35%左右,超出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8至10个百分点。


绿色电力生产供应能力提升将对提高电气化水平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报告》显示,低碳电气化发展对全国电气化率增长的贡献度超过八成,预计“十五五”期间全国年均新增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以上。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