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8”楼市新政出台已经一个半月,又恰逢“金九银十”传统销售节点,市场的每一个变化都备受关注。市场成交如何?“红盘”有哪些特质?未来房地产市场如何走?
9月1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会客厅举办以“新政满月 楼市观察”为主题的沙龙活动,邀请北京建工地产副总经理付振、金隅地产北京中心营销负责人刘潇、我爱我家集团公共事务中心总经理刘波等嘉宾,一同拆解新政以来的市场交易密码。
市场动向:
到访量增长明显,成交量上涨有限
一个半月前的8月8日,北京出台楼市新政。其中指出,符合本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限套数。这是继去年“9·30”政策非京籍社保年限“五环内5改3”“五环外5改2”后,北京在限购政策上的又一重要调整。
同时,北京出台了公积金“组合拳”。如今,新政落地已经超过一个月,同时市场进入“金九银十”的节点,楼市有何变化?
金隅地产北京中心营销负责人刘潇。新京报记者 李学浩 摄
刘潇表示,当前公司主力销售的项目为十八里店的两个项目。8月新政出台后,两个项目的实际到访量确有提升,与7月相比,每个项目到访量增加约100组。不过,实际成交量较7月增幅有限。经分析成交客户发现,新政后成交群体多为前期已到访客户,新政或为其注入购房信心,或使其获得购房资格,但并未对这两个项目形成强刺激。新政带来的市场热度仅持续约两周,之后便无明显变化。
付振表示,从公司旗下重点项目来看,新政后各项目到访量均有提升,单盘日均到访量维持在170-190组,较7月初(136-150组)有所增长,客户对市场动态及新入市项目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不过,认购量未同步改善,8月11日至9月7日的近4周内,单盘平均认购量与新政前相比无显著变化。
“从客户画像来看,改善型需求逐步释放,推动高端项目成交占比上升;刚需项目成交保持稳定。在市场下行周期中,改善型客户支付能力较强,购买力受经济环境波动影响较小。尤其当前北京主城核心区加大住宅用地供应,为高端客户改善置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付振补充道。
北京建工地产副总经理付振。新京报记者 李学浩 摄
新政后二手房市场表现如何?刘波介绍,8月二手房市场数据呈现一定积极信号,但政策的实际拉动作用需客观看待。8月整体交易量较7月上涨4.3%,但难以直接判定为新政单一因素驱动。不过从带看量来看,政策激励效果明显。新政后通州、昌平区域的部分门店带看量上涨40%,可见市场仍存在购房需求。分区域来看,根据我爱我家成交数据,昌平区二手房市场表现突出,8月成交量环比增长36.8%、同比增长29.5%,是对新政接受度较高的区域之一。从客群结构来看,刚需是成交主力,两居室成交占比超54.5%,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房源仍是市场交易核心。
我爱我家集团公共事务中心总经理刘波。新京报记者 李学浩 摄
对于新政成效,刘波认为,从历史交易趋势分析,北京二手房月成交量超2万套的情况,仅出现在2021年3月、2023年3月及2024年12月,近年来多数月成交量集中在1.1万-1.6万套。历次政策对交易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政策出台后的1到2个月比较明显,之后有所回落。
解码“红盘”:
刚需、改善、高端项目各有“热销密码”
纵观目前的北京新房市场,有部分项目表现突出。这些“红盘”具备哪些共同特质?
参会的一房企营销负责人将热销项目分为三类,并总结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在其看来,刚需刚改类项目需同时满足五大核心条件才能实现热销:临近地铁,交通便利性强;户型赠送空间充足,可通过优化设计降低户型面积,进而控制总价,降低购房门槛;板块供需关系优质,若板块内仅1个新盘在售,竞争压力小,更易吸引客群;产品配置适当超配,超出同价位刚需项目的基础标准;总价低,契合刚需刚改客群的预算范围。
“如果缺失1个条件,销售表现就次之;缺失2个及以上,则销售难度显著增加。”这位房企负责人如是说。
对于改善型项目,该负责人认为,核心竞争力集中在四个维度:区位优质,需兼顾改善居住品质与通勤便利性;产品配置高阶,较刚需项目再升级,能够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供需关系平衡,同等级别的改善型项目数量少,避免过度竞争;开发商口碑良好,且价格适中。
对于绝对高端项目,这位房企负责人表示,关键在于“地段+产品+价格支撑”。地段是核心要素,需位于城市最优区位;产品定位顶级,打造同区域内的标杆品质;周边二手房价格需处于高位,为项目高售价提供市场支撑。
此外,付振补充道:“在市场下行期、地价水平可控的背景下,两类项目仍具备市场热度:一是主城区核心地块、轨交沿线的刚需项目;二是高能级、低资金压力板块的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好房子”规定下,新入市楼盘优势明显,老盘项目该如何破局?
对于老盘销售,前述营销负责人认为,当前主要通过自身优化提升竞争力,包括提高产品配置、加强项目展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交付周期等,但这类措施仅能实现10%-20%的稳步提升。从市场层面来看,老盘销售更多仍需政策支持,期待后续出台相关利好政策。
业内建言:
可考虑推行个税全额抵扣房贷利息
新政叠加“金九银十”销售节点,接下来的市场会怎么走?
上述房企营销负责人认为,若未出台强有力政策,市场大概率将持续下行。不过,从成交来看,新房成交数据受新盘入市影响较大,若当月有新盘集中入市,成交量或有所好转;若以平销楼盘为主,成交量则可能继续下滑。“北京整体住房需求基数仍较庞大,从开发商的拿地倾向不难看出,其对这座城市的市场需求潜力显然持认可态度,但现行政策还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分析来看,北京“8·8”楼市新政在限购松绑方面,仅仅是松绑了五环外的购房套数,由于北京需疏解非首都功能,全面解除限购的可能性较低;同理,解除外地人二手房购买限制的可行性也较小。
不过,上述房企营销负责人建议,可考虑推行个人所得税全额抵扣房贷利息,针对性强且效果显著。他以100万元房贷举例称,月供4000-5000元,若购房者月缴个人所得税2000-3000元,如果允许全额抵扣,月供压力可减少40%以上,甚至近半。
在其看来,随着新政下首付门槛降低,当前刚需购房者的核心痛点是按揭压力——对未来工作稳定性、收入增长预期的担忧,制约了其购房决策。若出台该政策,将有效缓解刚需客群的月供压力,大幅提升其购房积极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段文平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