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备案召回超11万辆,将通过远程升级优化辅助驾驶系统可靠性。
9月19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小米汽车备案召回计划,召回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9万辆。
小米汽车表示,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标准版小米SU7车辆免费升级软件,意在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具体优化包括:提升车辆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通行连贯性;增强对大车的识别与避让能力,实现更早识别压线大车、更灵活执行绕行动作;完善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功能,可根据道路和交通环境动态调整辅助驾驶目标车速。
“本次升级不需要物理更换任何零件,但我们仍按照召回的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小米汽车强调,始终将用户安全置于首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小米汽车此次通过OTA实现召回,反映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趋势。
他指出,车企在智能网联领域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部分功能尚需持续优化。尤其在面临较为突出的安全隐患时,更应加速推进系统升级,全面消除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因此,这类强制性召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备案召回11.69万辆SU7,通过OTA升级优化辅助驾驶功能
9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小米汽车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9万辆。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公告,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如何进行此次升级?小米汽车表示,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标准版小米SU7车辆免费升级软件。如果车辆在本次召回范围内,只需将车机版本升级至Xiaomi HyperOS 1.10.0,即可完成本次OTA召回升级。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本次OTA升级除修复安全隐患外,还进一步优化了小米SU7标准版辅助驾驶多项功能表现,包括优化车辆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表现,使通行更连贯;优化大车避让绕行体验,面对压线大车可尽早识别,绕行处理更灵活更安心;以及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功能,可根据道路和交通环境动态调整辅助驾驶目标车速。
小米汽车强调始终将用户安全置于首位:“尽管本次升级无需更换物理零部件,我们仍严格按照召回程序备案和执行。”此次OTA召回,旨在持续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与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于19日上午在微博上发文称,“小米汽车OTA秋季大版本升级,今日起,小米SU7、YU7将同步升级!大家非常期待的座舱功能:小米超级任务、超级小爱、宠物模式…… ”
小米汽车SU7。图/ic
智能网联汽车OTA升级:未经备案不得推送,隐瞒缺陷将追责
OTA软件升级,为何要按照召回的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在线升级(OTA)行为,国家相关部门正持续强化监管。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提到,强化OTA升级活动分类管理。
通知规定,不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的OTA升级活动,企业在完成备案后,即可实施升级;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的,企业应当在取得产品变更许可并完成备案后,方可实施升级。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OTA升级活动,应当按照准入管理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许可。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汽车产品。若消除缺陷的措施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企业应当在取得产品变更许可后,方可恢复相应汽车产品的生产。
今年8月,两部门进一步起草《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再次强调企业应完整、准确填报辅助驾驶系统、储能装置等关键信息,严格执行OTA分类管理,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确保生产的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在此背景下,小米汽车近日实施的OTA召回升级,正是对这一监管要求的响应。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协调管理,发现企业未按照要求补充报送有关技术参数及验证材料、车辆性能与报送技术参数不一致、未经备案开展OTA升级活动、实际OTA升级活动与备案不一致的,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市场监管总局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仅9月19日一天之内,就有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3家车企发起了召回计划。另据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6个月,我国共实施汽车产品召回60次,涉及缺陷车辆506.8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召回数量增加超百万辆。
“缺陷产品召回作为国际通行的产品安全管理举措,已经成为后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减少缺陷产品伤害、提升产品质量、维护公共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崔东树表示。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将迎强制性国标,全面提升智能驾驶安全门槛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智能驾驶安全监管即将进入新阶段。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今年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为62.58%。
然而,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大规模普及的同时,也暴露出产品性能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感知方案、控制策略及交互逻辑存在差异,不同品牌系统在混合交通、占道施工等复杂场景下的表现参差不齐,既可能导致用户对功能边界产生误判和过度依赖,也带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此次征求意见的标准针对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不同功能,系统设置了人机交互、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记录等全方位安全技术要求,构建“三重安全保障”。
标准特别对领航辅助系统作出细致规定:要求系统具备限速控制辅助能力,并提出系统不应在实线处执行换道等具体要求;为确保系统能够识别并响应符合我国道路交通特征的事件及场景,基于我国道路交通特征,构建了包括道路交叉口、施工区、环岛、隧道等交通环境的试验场景;为确保系统声明的各项能力均经过充分验证,要求至少通过场地试验、道路试验和文件检验验证系统是否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该标准将填补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有望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