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500强有所增加;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增长7.4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增长4.39%;收入净利润率为4.27%,提高0.17个百分点。
会上,中国企联副秘书长郝玉峰回答了贝壳财经记者关于“推进大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的提问。
“首先,是企业发展环境剧烈变化带来的挑战。”郝玉峰说,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其影响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围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未来产业等领域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加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个别国家对我国先进企业的打压和技术围堵,都导致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加。从国内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不少企业依然面临需求疲软、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等现实困难。
其次,是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带来的挑战。郝玉峰解释,尽管我国企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们的一些短板依然突出。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仍有不足,“卡脖子”痛点依然尖锐;盈利能力有待增强,价值创造能力仍需提升;产业层次仍需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待攀升;品牌影响力仍显不够,国际话语权有待加强。解决这些“成长中的烦恼”,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但是,我特别想强调一点,挑战越是严峻,我们越要看到自身独特的机遇和优势。一方面,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产业体系完备,宏观政策连续稳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最根本的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郝玉峰说。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