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多家主流汽车经销商集团近日先后发布上半年财报,新车“越卖越亏”仍是行业普遍困境。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中升控股、永达汽车、美东汽车、和谐汽车、正通汽车、百得利控股、新丰泰、世纪联合等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业绩发现,上半年7家营收同比下跌,5家净利润同比下跌。值得注意的是,永达汽车和美东汽车净利润均出现约30倍的暴跌,和谐汽车等3家经销商集团虽实现净利润同比上涨,但仍未摆脱亏损状态。
业绩承压背后,是当前汽车经销商仍处于新车价格倒挂等困境中,亟待破局转型。
新车毛利普遍缩水,中升单车亏损超万元
今年上半年,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仅有和谐汽车的营收实现了同比增长,另外7家汽车经销商的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其中5家降幅超过10%。
净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升控股、永达汽车、美东汽车、正通汽车和百得利控股等5家汽车经销商净利润出现同比下跌,其中永达汽车和美东汽车的同比跌幅分别为3074.55%和2918.52%。
制图/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琳琳
对于业绩的变动,永达汽车方面表示主要是受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新车销量和平均售价同比下降影响。美东汽车方面也解释称,豪华车市场遭遇深度调整,品牌销量显著下滑,为应对库存压力,豪华车品牌与经销商加大促销力度,导致经销商毛利普遍呈现价格倒挂现象。
实际上,从上述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今年上半年的新车收入来看,除了和谐汽车外,7家汽车经销商集团新车收入出现不同程度下滑,5家跌幅超10%,世纪联合接近“腰斩”。
在新车毛利方面,正通汽车和世纪联合未披露上半年新车毛利情况,和谐汽车新车毛利由亏转盈,而中升控股、永达汽车、美东汽车、百得利控股和新丰泰新车毛利均呈现下滑趋势。其中百得利控股跌幅超98%,仅为300万元,公司解释称是由于乘用车销量、售价下滑及销售毛利率下降。
作为汽车经销商头部企业,中升控股将行业新车“越卖越亏”的现状更为明显。上半年,中升控股新车收入同比下跌4.7%,但新车毛利同比下滑20%。此外,其累计销售新车22.9万辆,毛损为23.88亿元,单车亏损超1万元。
上半年唯一实现逆势增长的和谐汽车,其香港和海外市场上半年销量超1.5万辆,占其总销售量的51.3%,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新车市场降价也影响到了二手车市场。汽车经销商集团上半年二手车业务的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中升控股上半年二手车毛利同比下降近60%。此前重点布局二手车业务的永达汽车,二手车业务营收也同比下降了24.5%。
盈利困局下,转战新能源与海外市场寻突围
汽车经销商集团业绩承压背后,是汽车经销商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湖南省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兰天集团董事长汤华国在其上半年总结会上公开表示,前6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加20%,售后产值增长30%,但上半年集团还亏了500万元。而这也是当前汽车经销商集团普遍面临的困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上半年仅30.3%的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在盈利表现方面,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52.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日前走访多家汽车4S店发现,各店都有一定幅度的现金优惠以及分期付款、赠送大礼包等。有4S店的工作人员说,销售压力很大,如果不降价卖车,就没办法保证销售量,库存压力也会增加。如果降价卖车,店里又很难赚到钱。
在业内人士看来,汽车经销商属于重资产行业,一方面是重资产投入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是库存重压;同时,汽车经销商集团与主机厂的返利制度深度捆绑,而新车降价也会导致汽车经销商出现价格倒挂。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数据也显示,返利兑现、价格倒挂、库存情况仍然是汽车经销商最为关注的三大核心问题,调研的40个汽车品牌中有32个品牌都存在价格倒挂情况,仍有少数品牌的主要返利兑现账期超过60天。
在多重挑战下,汽车经销商也在寻求“新机会”。一方面随着燃油车市场的萎缩,汽车经销商也在“关停并转”调整品牌。例如,中升控股和永达汽车等加速拓展鸿蒙智行、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新能源品牌的门店,今年上半年永达汽车新开7家新能源汽车门店中5家为鸿蒙智行,筹建14家中13家是鸿蒙智行。
另一方面,押注售后服务业务,今年上半年中升控股车辆续保保险的数量保持增长,永达汽车也同样在加速保险业务布局。
此外,海外市场也成为汽车经销商拯救利润的重要手段。以和谐汽车为例,其加速香港及东南亚市场的布局,在海外采用与国内不同的模式,例如海外单店投资规模和员工数量均低于国内传统4S店。
传统经销商需要积极转型改革,在存量博弈中寻找新增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