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据商务部9月2日消息,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行。峰会期间,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这是落实“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成员国开展可持续投资合作的积极意愿。
声明强调,上合组织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员国愿继续完善上合组织协作机制,发展低碳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在可持续投资领域扩大务实合作,深入交流改善营商环境的经验和最佳实践,确保区域产业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另外,峰会期间,中方提出,未来5年将同上合组织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可再生能源合作飞跃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通过的系列声明与合作协议,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共识,更是一场已经持续数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行动升级。
在哈萨克斯坦的札纳塔斯,中国企业承建的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已累计发电超13.7亿千瓦时,满足300万居民用电需求。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努库斯,两国科研人员开展的“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试验项目使产量提高了两倍以上,用水量和成本显著下降。
国家能源局9月1日消息,为做好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能源领域成果筹备,中国国家能源局全面统筹指导各能源企业积极作为,加大与相关国家能源合作力度。
据统计,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项目163个,签约总额超3300亿元人民币,项目总装机超77GW,覆盖光伏、风电等多个领域,油气类项目61个、煤炭类项目5个,油气、煤炭类项目投资金额约445亿元,形成 “签约-开工-投产”的全链条推进格局,为做好峰会能源领域筹备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2024年底,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是成立之初的14.5倍,约占全球50%。上合组织国家202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2亿千瓦,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2%。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装机已达9600万千瓦。
中国速度:惠及各方的合作平台加速落地
为深化合作,上合组织成员国正在构建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峰会期间,中方宣布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
9月2日,即峰会闭幕次日,国家能源局在京举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平台揭牌仪式。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指出,国家能源局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措施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再上新台阶。下一步工作一是深化能源领域务实交流合作,打造安全发展平台;二是拓展清洁能源合作新空间,打造绿色发展平台;三是提升区域能源治理能力,打造共享发展平台。
同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启动,明确将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产业政策交流、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携手建设生态文明,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与方案。
9月2日发布的《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指出,绿色产业正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城镇化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需求等多重动力推动下,各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生态修复等领域的互补性不断增强,合作空间广阔。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