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赛场上,机器人迈着灵活的步伐冲向百米终点,引发观众阵阵欢呼;而在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的车间里,这样的 “智能同事” 正在岗位上忙碌:“美罗” 忙着首检送检、AMR 机器人穿梭运料、“玉兔” 机器人巡查设备……注塑车间集控中心的大屏上,“工厂大脑”正实时调度这一切。


机器人“美罗”正在运送洗衣机后桶部件


当工业4.0浪潮推进至深水区,制造企业普遍面临 “局部智能” 的发展桎梏,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凭借全新的“智能体工厂”模式,不仅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协同,更通过“工厂大脑”打通了从数据采集到自主决策的全链路,为行业提供了从“局部优化”到“全域自治”的新样本。


8月26日,WRCA(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将“全球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授予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8月29日晚,美的集团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不仅为这场智能变革提供了注脚,同时也意味着,美的的数智化转型已进入收获期:报告期内,集团营业总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3亿元和260亿元,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其中,智能家居业务以1672亿元的营收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则同比增长20.8%至645亿元,To B板块作为美的第二增长曲线表现强劲。


一座会自主决策的新工厂


世界纪录认证: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是全球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


全球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正卡在一个关键的“半山腰”:工业4.0倡导的“数字化信息物理系统(CPS)”,虽然实现了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但仍未突破“被动响应”的局限。部分灯塔工厂在转型的过程中,仍难逃“局部智能”的桎梏,供应链、生产、品质等环节的数据孤岛仍未打通。


更为棘手的是,全球产业环境的变化正催生一系列新矛盾:传统产线换型效率低下拖慢产能节奏,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招工难”,地缘政治波动又进一步冲击供应链稳定性,多重压力叠加下,制造业亟须一套全新的智能解决方案。


如何搭建“自主决策、动态优化”的智能体系,跳出“被动响应”与“局部智能”的困局?对于有近60年制造经验的美的来说,转型的答案,藏在荆州洗衣机智能体工厂里。


区别于工业4.0中智能工厂的概念,美的构建了“全域互联智能生态(OIAS)”的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在荆州洗衣机工厂,“工厂大脑”作为神经中枢,可联动14个智能体与人形机器人等具身终端,并覆盖研发、供应链、计划、品质等38个核心业务场景,通过打通数据到决策的全链路,最终实现智能体协同运作、大模型自主决策与系统自治三项突破。


AMR机器人组成的物流矩阵


走进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数智化变革的痕迹随处可见。在注塑车间,人形机器人“美罗”正用七自由度仿生臂搬运9公斤重的洗衣机后桶,完成搬运任务后,它无需人工指令,会自动切换至安全巡检模式。而它的“同事们”由多台AMR机器人组成的物流矩阵,在“工厂大脑”的实时调度下,灵活穿梭于车间各区域,精准完成特定点位的物料搬运,让物流环节实现“零等待”。


洗衣机巡检场景同样迎来革新。实验室里,AI巡检机器人“玉兔”正逐台检测洗衣机面板的运行状态。“以前实验员得弯腰检查每台设备,长期下来腰部负担很重,还难免因疲劳出现看漏、看错的情况。”来自美的AI研究院的王然向记者介绍。


机器人“玉兔”正在逐台检测洗衣机面板的运行状态


相比起人类实验员两班倒、一小时查一次的频率,“玉兔”上岗后,不仅将单轮巡检时间压缩至半小时,频次实现翻倍,同时,误检漏检率也显著下降。更关键的是,它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当洗衣机完成一组实验后,“玉兔”会自动按下面板按钮启动下一项测试,实现“全程无人化巡检”。


在监控中心的屏幕上,“美罗”“玉兔”及AMR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实时刷新,这些具身终端的高效协作,背后离不开“工厂大脑”的精准指挥。据悉,该“工厂大脑”采用高可用、高可扩展的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通过Agent-to-Agent(A2A)通信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同时,集成工业大模型推理引擎,进一步增强智能决策能力。


除此之外,每天30亿条工业数据像“养料”一样,持续迭代“工厂大脑”的决策能力。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工厂大脑”会立即调取历史故障案例、维修工艺标准与行业解决方案,生成可直接落地的完整方案推送给维修人员。


依托多智能体协同,传统人工需“小时级”完成的任务,如今能实现“秒级响应”:能源管理、AI质检、参数防错等核心场景平均提效超80%,关键环节更实现100%防呆防错,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从局部智能到全域自治”的可复制样本。


从0到1,美的要“革自己的命”


“项目启动的时候,我们也面临很多困惑。”回忆起2024年9月立项时的场景,美的集团企业数字平台应用中心总监周晓玲仍记忆犹新。场景有哪些?“工厂大脑”从哪切入?需要什么资源?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团队只能“边讨论边规划,边推翻边迭代”。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从0到1搭建智能体工厂的难度,远不止于技术层面。


“智能体工厂要建成什么样?要实现怎样的技术突破?前期投入的精力和资源,短期内是无法计算收益的,但更难的是意识的转变。”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总经理吕宏志坦言,“我们要接受这种新的生产模式和制造范式,甚至接受自己的定位和角色的转变,这一过程非常艰难,却是必须跨过去的坎。”


这种敢于“革自己的命”的决心,在美的13年前的战略布局中便已埋下伏笔。2012年,在董事长方洪波的主导下,美的集团启动“632工程”,旨在通过软件驱动业务和科技一致性变革,构建统一的经营管理体系。这一举措,被外界视作美的数字化转型1.0的起点,也为后续的智能转型奠定了基础。


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内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也日益迫切。2024年7月,AIGC被定为美的集团“四大战略”主轴之一,在集团战略的指引下,年轻的荆州洗衣机工厂也开启了向智能体工厂的转型。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一支跨部门协作的专项团队应运而生:除了有深耕生产一线、熟悉工厂实际运营的荆州工厂本土团队,专注数字化领域、具备技术落地经验的EDP(企业数字平台)专家,还集结了来自美的内部的研发骨干力量 ,包括聚焦人工智能的 AI 研究院团队、主攻人形机器人的中央研究院团队和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库卡成员。


从工厂规划、实验室检验到工厂落地,在三方力量的协同下,荆州工厂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便完成“焕新”。值得关注的是,工厂高效转型的背后,同样离不开美的在技术及场景的优势积累。


作为全球家电制造领域首个“5G连接工厂”,荆州工厂终端要素实时联网,为智能体协同提供了“数据高速公路”;在机器人领域,2017年收购库卡后,美的积极推动库卡技术与自身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目前,在智能体工厂内,库卡机器人除了主导协作臂打螺丝、AMR物流调度,还和AI研究院等联合攻关人形机器人,目标是实现机器人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性价比的落地。”库卡中国移动机器人业务总经理马建良表示。


美的工厂的场景优势,为新技术落地搭建了试验田。“有了场景,新技术就有了迭代优化的载体。”美的集团AI研究院院长徐翼指出,将场景与数字化基础深度融合的能力,是美的的核心优势之一。


机器人“美罗”在钣金车间工作


吕宏志举例,在荆州工厂,人形机器人能跨职群完成品质首检、安全巡检、设备保养等工作,背后串联起品质、生产、设备多类智能体;AI眼镜可以通过品质智能体完成物料质检,通过打通计划、PLM等系统,并整合历史数据提示风险,使质检耗时从半小时缩短至1分钟内。


如今,智能体的大规模应用还在重塑工厂的人力资源结构,催生新的“人机关系”。在吕宏志看来,未来流水线工人将向机器人运维数据分析员转型,拥有丰富经验的班组长转向数字工匠、AI训练师等岗位,更专业的工程师也将以新形式参与工厂升级,实现岗位从传统操作向智能终端运维的转变。


C端稳健B端强劲,“科技领先”战略助推美的业绩增长


“科技领先”战略不仅让智能体工厂成为技术革新的窗口,更为美的集团业绩注入增长动力。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美的集团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为2523亿元和2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7%和25%。


其中,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13.3%;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0.8%至645亿元。


从中期业绩报告来看,美的智能家居市场优势持续领先:“618”期间美的系产品全网销售额连续13年蝉联行业第一;报告期内高端品牌体系“COLMO+东芝”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在海外市场,报告期内,OBM(自主品牌)收入达到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的45%以上。美的集团投资者关系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高书透露,目前美的在全球白色家电市场的份额约为5%,未来海外C端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将持续发力海外OBM领域。


B端,以机器人与自动化、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为代表的三大板块表现突出,构成美的强劲的第二增长曲线。其中,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8.3%,在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中占比23.41%。


美的能源可提供贯穿新能源全价值链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高书表示,包括工业机器人、家电机器人化和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机器人战略,已被美的视为当前最值得关注的B端战略之一。根据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库卡工业机器人中国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4%,库卡中国收入全球占比接近30%。随着机器人战略的持续推进,美的B端增长动能有望进一步释放。


未来,智能体工厂作为链接C端产品力与B端解决方案能力的核心载体,有望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智能化生产为C端产品提供品质保障,进一步推动品牌走向高端化;另一方面,其孵化的智能物流、工业机器人、AI质检等成熟解决方案,可对外输出支撑B端业务,形成双向驱动的业绩增长新路径。


据悉,美的正加速将“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复制至集团内部,目前,美的洗衣机无锡工厂已进入落地筹备阶段;同时,该方案也将向外部工业企业开放赋能,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智能体工厂的建设是美的在工厂应用与管理模式上的一次关键突破,同时,美的集团希望为中国制造探索一条全新路径,能够在全球制造领域定义中国标准,并推动这一新范式成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吕宏志表示,首个智能体工厂认证既是荣誉,也是起点,“我们在走0到1的路,未来还需要联合整个中国制造行业,共同将智能制造进化中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标准推向全球。”


当深夜的荆州工厂褪去白日的喧嚣,“美罗”仍在自主完成设备巡检,AMR机器人有序配送次日生产的物料,“工厂大脑”则在后台分析当日生产数据……这座“会思考的工厂”,正在用自身的进化证明:中国制造的数智化转型,早已跳出 “跟随他人” 的路径,在为自身发展注入持续动能的同时,更以产业级实践为全球制造业提供了可落地的 “中国方案”。


文/韦博雅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