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7月以来,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叠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治理力度加大,物价运行出现边际改善的迹象。
CPI环比涨幅略高于季节性,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
近期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领域价格继续呈现积极变化。一是CPI环比上涨0.4%,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二是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指出,近期促消费政策对汽车、家电等商品价格拉动作用明显,7月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能源价格,更能反映基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同比升至0.8%。
7月份核心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今年以来,核心CPI持续回升,反映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
对于后续CPI数据的走势,银河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团队表示,8月CPI或受翘尾因素影响仍承压。展望后市,一是猪价稳中有降,食品价格整体稳定;二是供应过剩与需求增长乏力构成主要挑战,油价或承压;三是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有助PPI回升,但向CPI传导效果仍有待观察;四是消费内生动能偏弱,核心CPI修复空间有限。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认为,今年剩余的时间内,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持续加码,内需恢复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会对冲部分输入性通缩因素的负面影响,带动国内物价小幅回升。
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7月份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认为,本月PPI环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部分行业价格下降;二是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银河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团队指出,7月PPI同比延续年内低位,后续PPI改善程度或有限,PPI年内难转正。当前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但持续改善效果仍有待观察。
对于后续PPI数据的走势,冯琳指出,展望未来,“反内卷”将会带动8月份相关工业品价格中枢高于7月份,加之上年同期基数显著走低,预计8月PPI环比有望继续改善,同比降幅将收窄。后期还需重点关注国际经贸环境波动对出口工业品价格带来的下行压力。
温彬认为,短期看,“反内卷”从供应端重塑行业供需结构,特别是对于产能过剩且利润率低的行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缓解供需矛盾,进而推动物价回归合理区间。近期,各类反内卷行业相关商品价格已经开启一轮强势上涨周期,直接带动PPI改善。
中长期看,物价能否持续回升仍具有较强不确定性,这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执行与协同。首先,本轮“反内卷”除了传统行业,还涉及部分新兴行业,很多行业只能采取限产措施而非真正“去产能”。其次,“反内卷”更多是为价格修复创造窗口期,能否真正实现“企业盈利改善-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的良性循环,关键还在于内需能否有效提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陶野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