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0%,5年期以上品种报3.5%,两品种LPR报价均与上月保持不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7月LPR报价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展望今年下半年,降准降息仍将可能继续实施,因此下半年LPR仍有下调可能。但利率下行的速度和幅度受到多方面约束,市场对此应保持理性预期。 


7月LPR报价保持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


7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符合市场预期。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从LPR报价机制看,近期央行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LPR参考基础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并未发生变化,因此本月LPR较难下降。


“从银行方面看,随着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银行息差缩窄压力不断增大。”董希淼进一步指出,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43%,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个基点,下降速度快于预期。因此,银行缺乏减少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目前,无论是企业贷款利率还是个人贷款利率都处于低位。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董希淼指出,这表明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融资成本在去年较快下降的基础上继续明显下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LPR降低并非当务之急,必要性不足。


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青表示,7月LPR报价“按兵不动”,主要原因是近期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二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偏强,短期内通过引导LPR报价下调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不高。同时,5月降息后,近两个月政策利率保持稳定,影响LPR报价加点的因素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由此,7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预期。王青预计,短期内将处于政策观察期,接下来LPR报价将继续保持稳定。


此外,董希淼还指出,从外部因素看,尽管美国货币政策调整面临压力,但美联储仍在放缓降息步伐,连续数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0%不变。如果LPR下降速度过快,将可能扩大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压力。


LPR下调有空间 下半年将“多管齐下”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展望今年下半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LPR仍有下调空间。


王青表示,下半年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在大力提振内需、“更大力度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报价还有下调空间。 


“外部环境波动对出口的影响将主要在下半年显现,在物价水平偏低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央行还会继续降息,并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跟进下调。”王青指出,这将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激发内生性融资需求,是下半年促消费扩投资、对冲外需放缓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不过,董希淼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降息并非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利率不断降低,降息的边际效用也在下降。“融资贵”已经不是当前主要问题。下一步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并非只有降低LPR这一种途径。未来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下降,可能主要得从降低抵押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着手。


“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和思路看,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更加关注资产价格稳定。”董希淼表示,货币政策工具箱较为丰富,更多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并完善货币政策长效机制,逐步淡化数量型目标,而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多管齐下”,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稳楼市仍需加力 预计下半年房贷利率还可能下调


5年期以上LPR报价关乎普通百姓的房贷利率变动情况。对此,王青预计,下半年监管层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


王青表示,下半年稳楼市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特别是5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为后期居民商业房贷利率下调打开了空间。


“进一步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可缓解现阶段实际居民房贷利率偏高的问题。”王青指出,这将激发购房需求,成为扭转楼市预期的关键一招。


王青预测,下一次LPR报价下调时点有可能在四季度初左右,下调幅度也可能高于5月的0.1个百分点,达到0.2个百分点。 


此外,董希淼认为,从近期数据看,房地产市场需求和投资都相对疲弱,物价水平仍然在低位徘徊。他建议,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大激励力度,优化工作流程,引导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用足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更加有力地促进房地产市场趋稳回升;用好并优化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消费、养老领域,更好地惠及普罗大众,持续地激发市场活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