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第三届链博会闭幕。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在闭幕式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本届链博会是顺应时代、凝聚共识的盛会。
根据贸促会统计的数据,本届链博会有40多位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领导人专程参会。国际展览局、国际商会、国际商标协会、“可持续市场倡议”全球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专程参会。172个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是上届的2.2倍。
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比上届增长67%,其中链博首发站发布55项。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此外,20日上午,在中国贸促会举行的第四届链博会参展签约仪式上,有102家企业和机构签署参展协议,提前拿到“入场券”,比去年现场签约数量增加50%。
“国际范”更足 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
数据显示,链博会举办三届来,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从首届的26%、第二届的32%,上升至本届的35%。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的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的75个。
值得注意的是,大批美国、欧盟、日本企业积极参展。25家国际组织观展参会,其中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贸法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8家国际组织参展。172个境外团组前来观展洽谈,其中很多境外商协会机构表示明年将组织企业参展。大批澳方工商界朋友也来到链博会寻找合作伙伴。此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和机构也积极参展参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展的美国企业和机构覆盖全部“6链1展区”,数量比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参展面积较上届提高10%。其中60%的参展美国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
李兴乾表示,美国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本届链博会上所言“中国供应链是一个奇迹”,这代表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工商界的普遍看法。中国正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快,产业配套能力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而链博会直观呈现中国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的生产创造能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占据重要位置,不链接中国就难以链接世界。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是各国工商界普遍共识。 ”李兴乾表示,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企业合作已经从产品和技术层面转向供应链层面,任何一件好产品的背后都有一条高效可靠的供应链在支撑。实践表明,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确定性和稳定性,与“中国供给”深度融合,扩大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是广大外资企业的理性共识。
此外,李兴乾还指出,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链博会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新平台,充分体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坚定决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 对广大外资企业来说,扎根中国,才是投资未来的正确选择。
“创新力”更强 让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变成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更是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届链博会展现出了更强的企业“创新力”。
据介绍,本届链博会在先进制造链展区设置了创新链专区。首次打造以“链博新品·共促未来”为主题的“链博首发站”。
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部长杨晓军表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推动科技创新迈向纵深的关键一跃。今年的创新链专区以“制度、载体、服务”为支点,打通从知识产权确权、技术孵化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推动创新资源从“书架”走向“货架”,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让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变成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杨晓军介绍,本届链博会上,政策切中创新成果转化难点痛点,受到积极热烈响应。同时,本届链博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如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深交所科交中心三大交易机构现场展示其快捷高效的技术交易系统和成功案例,现场对接企业技术评估、确权、交易全方位需求,累计与近百家企业和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此外,杨晓军还表示,本届链博会综合效益突出。创新链专区有效推动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交易平台、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主体互动,贯通创新生态系统,汇聚各方发展合力。
“链接度”更高 数字链接、共赢生态成发展新趋势
“链博会就像一个超级磁场,把产业链上的各方都吸引过来。”李兴乾 表示,中国贸促会不追求短期的现场交易成交额,更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今年创新优化了链博会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帮助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找朋友、找伙伴、找解决方案、找应用场景”。
从低碳生产到数智赋能,链博会上的很多场景都折射出产业链供应链的活力。观众也可从中窥探未来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新趋势。
在杨晓军看来,“数字链接,共赢生态” 是未来供应链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生产力和供应链发展。链博会不是简单聚合孤立技术,而是搭建了展示数字技术赋能、升级传统产业链的生态平台。众多企业携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共同探索供应链数字化前景。
“ ‘全栈AI,链接世界’亦是未来新趋势之一。”杨晓军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周为单位加速度迭代。AI引发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而链博会正在推动各方迎接并拥抱这场革命。 “新品首发站”发布内容涉及AI及数字化的项目占比超九成。
杨晓军认为,“链动绿色,共创美好未来” 也是未来发展新趋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背景下,打造绿色、低碳的产业链供应链已成为时代所需。本届链博会亦汇聚了系列“绿科技”成果,“含绿量”持续提升。
北京全力护航 促进产业合作共赢
北京市贸促会主任李向英表示,北京作为链博会举办地,一直积极参与、全力护航,围绕服务保障、招商招展、活动组织等重点工作,持续发挥作用。
“北京全方位提供精细化服务保障,打造优质展会环境。 ”李向英表示,北京市领导将链博会作为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
北京市通过高规格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促进产业合作共赢。本届链博会举办了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围绕“智链融合 创领未来”主题助力企业数智化升级。推介会定向组织20家重点企业“一对一”深度洽谈,匹配300家优质企业现场交流,现场签署合作协议14项,意向协议金额超50亿元。
本届链博会还组织了供应链数智化促进圆桌对话会,聚焦“跨界融合与场景应用”“数智供应链发展与生态共建”议题,深入开展数智供应链转型实战研讨;组织泰国投资推介交流会,在加强中泰经贸合作、推动区域供应链构建、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
此外,李向英还指出,北京市高质量组织企业参展参会,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 北京市贸促会走访十六区、经开区和产业园区,与中国贸促会赴延庆区、丰台区深度调研,积极开展链博会推介宣传和招商招展工作,邀请来自科技服务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22家在京央企和40家北京企业亮相第三届链博会,在京企业参展规模较去年提高40%。积极展示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实力,充分展现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色。
“链博会在京举办,是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将接续做好链博会服务保障工作,继续用好用足链博会国际化平台资源,持续释放展会的溢出效应,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李向英表示,北京市贸促会也将持续发挥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独特作用,积极搭平台、拓渠道、强服务,为促进中外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推动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更大力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