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7月17日,大华银行发布的《大华银行企业展望调查报告2025(中国内地篇)》(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尽管多重因素持续让中国企业发展承压,但企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报告显示,虽然78%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2024年业绩相较前一年有所提升,但营运成本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等因素都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当下的信心。多数企业预计2026年起,市场将进一步改善,并将供应链重构、海外扩张、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管理深度融入未来三年的核心业务战略。
在针对供应链的调研中,国内受访企业公认的三大挑战包括供应成本上升、采购挑战和营运资金管理困难。地缘政治波动也给企业的供应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推进供应链的本地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是中国企业强化供应链韧性的主要手段。
调查显示,东盟被国内企业视为最重要的海外采购市场,终端市场和未来投资目的地。其中以马来西亚最受青睐,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也热度不减。
《报告》同时显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韧性。90%的国内受访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方案,数字化应用正持续深化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中型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尽管54%的企业认为,实施数字化成本较高,但近八成企业依然计划在今年增加10%以上的数字化投入。
此外,超半数国内受访企业表示已开始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实施可持续实践。在可持续实践的细分赛道中,油气、医疗健康和制造业均处于领先地位。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