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文|张中祥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工商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7月1日上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大国经济一般都是内需推动型经济。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中央提出并反复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我们经常讲,中国拥有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其实这个只能说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内需市场。中国有许许多多的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了生产不能够非常有效,产品也不能从一个地区到另外一个地区流通和消费,这些东西就阻碍了把中国潜在市场变成大市场、变成真正的统一市场。


既然这些年中央一直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认识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为什么一直解决不了呢?


除了要把打破各地条块分割,消除阻碍跨地区商品和服务流通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规章制度,使供给体系和国内需求更加适配,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从而畅通这个超大规模内需市场,释放内需潜力外,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地方的税收。


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地方税收主要是房地产和销售税或消费税,这种情况下就不一味注重企业的注册地。但对中国来讲,地方税收很大部分是要靠当地的企业交税。这种情况下的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意义上讲,保护地方的企业就是保护地方的财政税收。税收制度不改革,这个问题就很难彻底解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因为税收是在生产环节。所以地方就特别注重项目投资,因为这事关地方的税收、就业。普遍存在的投资不考虑市场需求,导致许多大量无效投资和资源浪费。全国面临普遍的产能远远大于需求的局面,就与此有关。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即使一个行业的产能问题解决了,还会有其他行业重蹈覆辙。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消费对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技术革命进入深水区后,也许5%的人在参与真正的知识和技术创新,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而95%的人可能从事一般性的工作,主要就是在消费。


当然这95%的作用也很重要,否则没有人去利用这些新的技术,那么也不会有真正的AI时代。社会财富分配和税收如何调整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都是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因此,无论从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还是从更好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都需要对税收制度作结构性调整,征税环节由生产端向销售端转变,这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在销售端征税,不管产品是在什么地方生产的,只要在当地消费,就要给当地支付消费税,对当地服务业、经济发展、税收和就业都有积极贡献。这样,地方上才有动力打破各地条块分割,消除阻碍跨地区商品和服务流通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规章制度,使供给体系和国内需求更加适配,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从而畅通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