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创业25周年后,千亿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SH)的实际控制人李振国选择离开管理一线。
5月26日晚间,隆基绿能公告称,于2025年5月23日收到李振国提交的书面《辞任报告》,李振国将专注于公司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 辞任后,李振国将继续担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带领团队聚焦 光伏前沿技术攻关,支持公司长期发展。
公告显示,鉴于李振国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职务,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将由现任隆基绿能董事长的钟宝申担任法定代表人。
这是A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的实际控制人选择离开企业经营管理一线的案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李振国持有隆基绿能14.08%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并与妻子李喜燕共同作为这家光伏龙头的实际控制人。
据贝壳财经记者了解,李振国上一次出现在关注度较高的行业性活动还是2023年的SNEC展会。彼时他提出“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因此被称为光伏行业进入供需失衡周期的“吹哨人”。
1968年出生的李振国作风低调,在隆基内部以及整个光伏行业内颇有认可度,公司内部员工也对李振国感到亲切,会提起他的轶事,例如喜欢抽白沙烟,出差不带秘书。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共同编写的《大国光伏》记载了隆基初创时期,李振国需要拍板公司大小事情,直至2003年遭遇他口中“生死一线的关口”——一批合计金额200万美元的出口硅料被退回,眼见将要积压,但侥幸在运回国内港口时赶上了硅料涨价,顺利被国内其他企业买走。李振国自此意识到做企业搞“一言堂”的风险:“企业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虽然正确的决定很快就能执行下去,但同样,错误的决定也会被很快执行。你可能做了99件正确的事,但如果在一件事情上犯了大错误,可能企业就毁了。”
李振国选择离开管理一线的背后,隆基绿能与行业内的千万家企业一样,仍在这场自2023年下半年开启的周期低谷中艰难跋涉。隆基绿能将砝码押注在了宣称是“未来主流技术路线”的BC技术上,这或许也能解释李振国此次的选择。
今年2月在隆基绿能成立25周年之际,李振国曾发表演讲表示,隆基25年最大的成就,是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未来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进程的主力军。他称隆基下一个25年的使命,是让绿色能源唾手可得,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为储能和其他调节手段让出更多空间。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