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国贸促会主办的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京举行。主办方供图
5月22日,中国贸促会主办的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京举行。在本次峰会上,来自各国的商会人士齐聚一堂,就“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主题进行探讨。
“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时期。这需要全球工商界和商学会来携手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指出,产业链、供应链是世界经济的血脉,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血脉的畅通,让全球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与会的各国商会人士认为,建立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十分重要。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在稳定全球贸易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各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亦是各国商界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都蕴含着各国与中国合作的广阔机遇。
据介绍,本届峰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参会人员覆盖国家和地区、境外参会机构及人员数量均为历届之最,峰会品牌价值正在不断释放,吸引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据统计,外方代表近400人,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包括外国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境外商协会、境外在华商协会、在华外资企业的代表。
全球贸易面临挑战,世界需要更安全稳定的供应链
当前,全球贸易正在面临诸多挑战。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指出,全球经济正遭受美国大规模保护主义政策的巨大压力,“对等关税”带来巨大损害,使全球经济变得更加脆弱。
“由关税引发的以邻为壑政策正卷土重来,严重干扰了国际正常贸易秩序。”罗塞芙称,这削弱了国家之间的信任,加剧了全球波动。
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欧阳利文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商界的立场非常明确:坚决反对征收关税。
“德国工业严重依赖全球开放市场,既需要出口也需要进口。因此,像原材料出口管制等政策也在对德国商界造成伤害。”欧阳利文表示。
美国商界亦不乐见所谓“对等关税”政策的出台。
“中国是很多物资的来源地。相关关税政策已经造成了不利影响,我们不希望再发生糟糕的事情。”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表示,中国和美国之间贸易紧密度较强,中国与世界相关的供应链非常庞大,而关税政策却为全球供应链带来了负面影响。美国商界希望中美双方能达成协议,贸易能顺畅,商业需要平稳,供应链也需要有韧性。
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各国商界均表示,安全、稳定的供应链至关重要。
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卢成全表示,在现在动荡的世界情形下建立稳定的供应链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经贸环境日益复杂,具有韧性的供应链对于整个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个强劲的供应链,能够确保每个国家在面临危机时迅速响应,并且保证自身经济的独立性。
中国供应链拉升全球价值,多国商界将中国列为重要投资目的地
“中国拥有庞大且完整的供应链,中国的制造能力位于世界前列。”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李曦萌表示,如果各国商界不使用中国的制造能力,就意味着全球价值的损失。
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强的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让各国商界看到了未来供应链持续向好的希望。多位参会的各国商会代表指出,中国仍将是其合作的重要目的地。
“中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崛起,也希望能够参与到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更好地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作为美国商界的代表,何迈可在接受采访时依然坚定表示,美国商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劲发展,也希望可以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冯栢文分享了一项调研数据,70%的澳大利亚企业将中国视为优先的投资目的地,其中一半企业希望在中国继续扩大投资。当前,已有很多澳大利亚企业正在尝试,他们希望在中国寻找到多元化发展之路。
此外,中国墨西哥商会执行副主席维克多·卡德纳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和墨西哥两国政府高层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对话。无论当前美国、欧盟、墨西哥、中国的情况如何,世界贸易都将继续,亦将保持密切合作。
人工智能、物流等领域蕴藏巨大合作机遇
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在各国商界看来,他们与中国合作的前景广阔,人工智能、物流、能源等多领域都蕴含着巨大的合作机遇。
“中国物流行业的库房很先进,非常自动化,这令人难以置信。”英国48家集团主席杰克·佩里坦言,在英国只有少数高端公司才能够做到如此自动化的布局。物流领域的合作也将是中英双方合作的重要一环,但这需要稳定的供应链作为支撑。
与杰克·佩里看法类似,多位国际商界人士指出,如今中国在众多方面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这也是吸引他们与中国合作的关键要素。
冯栢文表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如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正在引领全球向好发展,在电商领域也遥遥领先。
“我们跟中国合作的态度是坚定的,希望在相关领域向中国学习。”冯栢文表示,当前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保持了开放的态度,并将与中国持续推进经贸合作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是未来各国经贸合作的重点之一。
何迈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一些同行已经使用过不少中国AI工具,很高兴看到中国在这一领域持续取得进展。中美两国应当继续与世界其他地区在关键领域保持良好合作。”
对于德国而言,中国德国商会会长霍飞明认为,在中德合作中,汽车行业让双方缔结了合作伙伴关系。未来,中德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汽车领域将不止于共同生产。当前技术快速发展迭代,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无人驾驶等新技术领域都将成为双方合作的蓝海。
老挝国家工商会主席吴迪·苏万纳翁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用至关重要。对中国和东盟而言,双方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合作等领域有大量的合作机会。
此外,随着科技创新发展,世界新的秩序正在构建。各国商界认为,全球化的统一标准有助于未来科技健康发展。
中国法国工商会会长贺明在会上指出,在科技发展与供应链框架重塑的过程中,各国也不应忘记需要更为统一的全球化标准。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就需要统一化的监管标准。
吴迪·苏万纳翁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AI发展迅猛,许多人对其心存顾虑,但首要任务是构建能力体系。首先,企业的AI能力建设和知识升级,特别是关于AI技术的知识储备。其次,全球需要开发培训体系和课程框架,因为AI正在颠覆某些行业,可能导致失业问题,这就要求劳动力转型,因此教育体系必须改革,不能再沿用旧有模式,要培养符合新技术需求的专业技能。最后,全球商界也必须探索AI应用时如何避免对社会其他领域造成负面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胡萌 徐雨婷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