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已成为小鹏汽车不能动摇的目标。


小鹏汽车5月21日晚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总收入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环比下降1.8%;净亏损为6.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收窄51.5%和50.1%。


对于本次财报的业绩表现,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称“增长潜力开始释放”,还重申了盈利预期,“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销量同比翻倍以上的增长,并预计将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全年达到规模性自由现金流转正。”


为此,小鹏汽车披露将围绕多个价格区间推进密集产品投放,覆盖从15万元至30万元以上的主流市场,期望通过新车型密集发布、国际化扩张和AI技术的加速变革“三条增长曲线”发力。


盈利预期显示出何小鹏对公司业绩增长的信心。不过,盈利不是仅靠一两款热销车型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是对企业综合能力、战略和差异化优势的全面考验。尽管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销量增长势头能否维持,毛利率能否持续改善,研发和销售费用能否保持投入与效率并存,这些问题都将继续考验小鹏汽车。


一季度汽车毛利率提升至10.5%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来自汽车业务的销售收入增加至143.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55.4亿元增长159.2%,但环比下滑2.1%。


对于业绩的增长,何小鹏将其归因于小鹏在产品、营销、技术和经营上体系化能力的综合提高。


一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达到15.6%,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2.9%和去年四季度的14.4%均有所增加,超过零跑汽车一季度14.9%的毛利率;汽车毛利率为10.5%,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与零跑汽车相似,小鹏汽车毛利率的提升也与战略合作有关。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一季度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4.4亿元,其他业务毛利率为66.4%,环比增长6.8个百分点。该收入的主要构成包括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以及技术研发服务收入等。


毛利率增长之下,小鹏汽车的盈利能力也在改善。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一季度净亏损6.6亿元,而去年同期和2024年第四季度分别为亏损13.7亿元和13.3亿元。此外,小鹏汽车在第一季度收到政府补贴等其他收入,也使得其亏损大幅收窄。


对于第一季度的补贴,小鹏汽车方面表示,一季度收到了一定水平的监管补贴、税收返还和税务处理费退款等,这些收入的确认基于一季度实际收到的现金款项,但不确定接下来几个季度是否还能从这类收入确认中受益。


二季度完成5款车型的年度改款


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9.4万辆,相较2024年同期的2.18万辆增长了330.8%。其预计,第二季度总交付量约为10.2万辆至10.8万辆,同比增长237.7%至257.5%;收入预计为175亿元至187亿元,同比增长115.7%至130.5%。


小鹏汽车对外公布了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分别是AI和汽车的融合、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具身人形机器人以及与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


产品规划方面,小鹏汽车将开启密集新车投放。何小鹏在电话会中透露,2025年第二季度将完成5款车型年款升级或增加配置,三季度将有2款全新的重磅车型开始交付放量。“从三季度开始,公司推出新车型的势头将更强劲,并延续至2026年,会带来更多交付量。”


对于第二条增长曲线,尽管小鹏汽车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未单独披露海外市场营收金额或占比,但管理层预计海外业务在未来三年将高速扩张,成为公司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4月,小鹏汽车在香港举办了品牌发布会,宣布将继续以技术创新和本地化战略加速全球市场布局。小鹏汽车名誉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表示,小鹏汽车目前重点关注的海外市场为欧洲、中东与东南亚,并已在英国与印度尼西亚等新市场完成渠道搭建。“短期内小鹏不会以冲量方式进入海外市场,而是基于长期产品力、成本结构与AI能力协同推进品牌建设。”


不过,小鹏汽车方面也承认,关税对小鹏汽车在欧洲的盈利能力产生了影响,将通过“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协同、优化产品结构与市场配置、评估本地化投资等方向”进行应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