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纯净水产品委托今麦郎代工的话题冲上热搜。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买到的娃哈哈纯净水是委托今麦郎代工生产,引发广泛关注。
代工模式即委托生产(OEM)在食品行业已是成熟生态,覆盖饮料、零食、乳制品等多个领域。但此次娃哈哈找竞品今麦郎代工,为何引爆话题?
娃哈哈:已终止今麦郎代工合作
新京报记者搜索相关视频注意到,早在2024年7月,就有网友发布过类似内容,网友晒出购买的娃哈哈饮用纯净水产品,其包装纸箱标示的受委托方中,就有今麦郎饮品相关公司。
5月15日,娃哈哈集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集团与今麦郎确实存在委托代工关系,代工期间集团自查发现个别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自2025年4月起,集团已终止与相关代工方的合作。
同时,娃哈哈集团表示,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娃哈哈纯净水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及集团产品质量管理标准,未来,娃哈哈将坚持自有生产模式。
娃哈哈集团发布的《关于娃哈哈纯净水委托代工相关情况的声明》。 微博截图
5月15日,新京报记者咨询某电商平台娃哈哈旗舰店,被问及所售娃哈哈饮用纯净水生产方以及是否采用委托生产时,客服回应称,“全国各地有多个工厂生产,具体以实际收到为准”,同时称,“本店铺发货都是官方生产发出,其他店铺不是很了解。”
20世纪90年代,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进军包装饮用水市场,1996年推出娃哈哈纯净水系列,并邀请当红歌手担任代言人。该产品一度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市场也迅猛崛起。
今麦郎集团始建于1994年,产品涵盖方便食品、饮品、面粉等板块。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今麦郎投资有限公司与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旗下“凉白开”“蓝标纯净水”逐步在包装饮用水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代工模式在饮料行业并不稀奇,是产业链分工细化的产物。代工模式能减少企业自建工厂的资本开支,轻资产运营更灵活,同时能快速占领市场。
找竞品代工引争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娃哈哈代工事件的争议点在于,作为知名品牌,且拥有近30年纯净水品牌历史的娃哈哈,为何会找竞品今麦郎做代工?此外,从售价看,550毫升×24瓶箱装今麦郎蓝标饮用纯净水售价不到20元,娃哈哈饮用纯净水569毫升×24瓶箱装售价多在20多元。这也引发网友“如果是代工,为何不直接买今麦郎”的评论,甚至引发“代工是否降质”的质疑。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分析认为,代工是一种中性的业务模式,企业可能会从成本、扩张等不同角度选择。娃哈哈选择其他饮用水品牌代工,但缺少足够的市场信息解释,所以引起猜测。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娃哈哈一度被传出多地工厂停工停产等消息,选择代工是否与此有关?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说。从全球范围看,饮料食品代工很常见,当产能跟不上品牌发展时会出现在各地找代工弥补产能不足。“据了解,去年娃哈哈一度出现销量暴涨阶段,彼时自身产能跟不上,自建工厂来不及,而彼时与今麦郎合作也是双赢。对于娃哈哈而言,代工也只是过渡。”
5月15日,娃哈哈就相关问题回复媒体时提到,去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对应调整,导致出现产能紧张。公司迅速启动应对措施,委托代工厂生产的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投资新建工厂。为增强终端市场响应能力,需要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对于停工停产的公司,已按相关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目前,公司已完成18条高速产线的布局,现阶段公司产能会随着新产线的投产稳定供应,完全实现自主生产。
“代工模式符合行业轻资产的发展态势,既能满足娃哈哈自身产能需求,也能解决今麦郎产能问题。”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认为,但代工一定要把好质量内控关。
尽管代工模式在食品行业已是成熟生态,但部分消费者仍对代工保留看法,原因之一即是担心质量管控不严,可能出现品控问题。而在此次声明中,娃哈哈也提到,今麦郎代工期间,娃哈哈集团自查发现个别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
截至发稿,今麦郎方面暂无就此作出公开回应。
此外,代工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毛利率。国金证券2025年4月发布的研报分析某港股上市饮料企业包装水业务时提到,龙头企业会自建生产基地,有助于通过全国化建厂摊薄运费,但该公司采取的“自建厂+代工厂”模式,虽显著降低运输成本,但产生的合作伙伴生产服务费对毛利率影响较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娃哈哈找今麦郎代工的争议,折射出快消行业在产能协同与品牌信任间的平衡难题。短期来看,代工模式能缓解产能压力;长期则需企业通过透明化沟通与技术创新,弥合消费者认知与工业逻辑的鸿沟。对于消费者而言,代工产品的安全性需要有足够保障,这是维系品牌情感价值的根基。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李严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