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降到10%,24%税率暂停90天”,5月14日,中美相互调整后的关税正式实施,数字的缩小无疑是外贸的一股暖流。
“90天的窗口期,美国进口商和中国出口企业都会非常珍惜。”壹航运创始人兼CEO钟哲超早已感受到货运节奏的升温:积压的订单及库存要快速安排出运,而美国采购商也会加速下单,补齐并加大库存量以应对关税缓冲期后的不确定性,为下半年的开学或节日旺季做好准备。
大洋彼岸抓紧囤货,我国外贸企业也加速恢复对美出口商品的发运。一家羽绒制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还在与美国客户沟通,预计近期会恢复生产。这一公司与最大的美国客户已合作20年,此前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公司对美出口几乎停滞。
抢运积压订单和提前准备下半年库存两项需求,正推动船运需求急剧提升,多家船公司已迅速调涨运费。“6月中旬之前的舱位已经订完了,特别是深圳电商出口商品较多,包括家具、智能制造类产品等。”
90天窗口期,美国客户囤货“抢跑”
“这段时间,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现在还没缓过神来。”广州一家服装制衣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贝壳财经记者坦言。这家公司从事服装出口业务,其中,美国市场占比高达60%左右。如今,已经重启对美出口业务,“都还是原来的美国客户,他们需要我们的商品。”
一个多月,中美关税走向缓和。5月14日起,中美相互调整后的关税正式实施,大幅降低了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多家外贸企业已恢复对美商品出口,也有企业正在与美国客户洽谈。
在国内照明行业头部企业工作的老外贸人梁玉(化名)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中美会谈结果的确超预期,目前,公司已暂时恢复对美出口商品的发运,也非常关心90天窗口期后的具体情况。”
美国加征关税几度调整,钟哲超的心情也跟着起伏。4月中下旬以来,受高关税影响订单几乎停摆,经过一个月时间,美国的仓库货架都空了,零售商肯定会加大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实际上,美国客户囤货早已“抢跑”。义乌厂商以及美国客户们都希望能尽快发货收货,使得运输货柜“一柜难求”。这让义乌商家聂自勤颇为无奈,“现在谁先拿到货柜谁就有发货优先权。不少客户正在四处寻求关系,甚至有人特意打电话叮嘱千万不要把货卖给别人,等自己找到货柜后就第一时间通知。”
一个集装箱下月或涨至6000美元,被抽走的运力正回归
24%税率暂停的90天,成了宝贵的窗口期。
深圳众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甘建军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市场变化很快,5月12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当天订舱就明显增加,客户要赶着把库存及时运出去。
“货物从中国运到美国需要20-30天,实际上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窗口期只有两个多月。”甘建军称,下半年是美国的销售旺季,特别是11、12月份,圣诞节、感恩节之前有大促,这两个月的销售额基本占全年销售额的40%-60%。
甘建军心里也有个日程表,剩余时间明显紧张。“美国采购商要赶在五月与中国工厂确认订单才能赶上旺季,因为工厂生产、物流库存等全流程下来,还需要5、6个月。”
一方面,4月初以来积压的订单及库存需快速安排出运,另一方面,美国采购商加快下单速度,补齐并加大库存量,使得对美出口运力需求大幅提升。
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前期因美国加征关税货量低迷,部分航线取消或者转移到南美、欧洲等区域,如今运力加速回归中美航线。多家船公司也在关税下调后不到24小时已经开始大幅调涨运费,一个40尺高柜涨幅最高达2000美元。
“运费大幅上涨,这反映出业界已预判中美贸易即将快速反弹。” 钟哲超表示。
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最近,各家船公司都发了涨价通知,中美航线预计每半个月涨一轮。5月15日之前,美西航线每个40尺高柜2000美元,美东航线每个40尺高柜3000美元。5月15日之后,各大航商每个高箱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达600-700美元。到6月1日后,美西航线运价预计会涨至每个高柜6000美元。
涨价源于短期内运力的供需失衡。5月,船公司大量抽走或停航中美航线,有的船公司抽走了差不多40%运力,现在把运力转移回来,可能还要两三周。
甘建军所在公司为客户订舱,6月中旬之前的舱位已经订完,特别是深圳电商出口商品较多,包括家具、智能制造类产品等。
此外,部分货代还遇到了船公司临时毁约。比如之前和船公司签了1000个大柜的合约,5月13日船公司直接将合约量砍半,这也预示着市场运价会继续走高。
尽管如此,长期来看运费可能不会那么坚挺。一方面,各家船公司都在想办法恢复运力,另一方面,美国高息、高通胀的状态下,大零售商倾向于先把贷款还了,余留的订货资金并不多。同时,关税传导至美国终端涨价,可能导致短期销售数量有所下降。
“我们也是持续观望,希望能用更低的成本,更多的舱位帮客户把商品早日运到美国。”甘建军说。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4个月,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1.44万亿元,下降2.1%,其中,对美国出口下降1.5%,自美国进口下降3.7%。
由美国带来的全球贸易摩擦,仍将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市场多元化、客户多元化成了当前外贸企业发展的重点。
在刮起关税“风暴”的一个多月,上述美国客户货物量占比较大的羽绒制品公司,拓展了中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新客户,广州这家服装制衣公司也拓展了欧洲客户。
据钟哲超观察,部分出口企业在2018年就萌生了市场多元化计划,过去几年不少出口企业逐渐在东南亚、南美、东欧等地布局供应链和海外生产资源。此外,应对全球不确定性,企业开拓新兴市场之余,也开始关注国内市场需求。可以预见,这种内外兼修、多元拓展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出口企业在未来激烈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健前行的关键支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