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雅诗兰黛集团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司泰峰(Stéphane de La Faverie)履新后首个完整季度财报遭遇业绩“寒流”。
雅诗兰黛集团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3月31日)财报显示,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0%至35.5亿美元,1.59亿美元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骤降53%。护肤、彩妆、护发、香水四大主要业务净销售额均下滑;区域市场表现亦难寻亮点,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以及亚太三大市场齐承压。
横向对比,同为美妆巨头的欧莱雅集团在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4%,虽较上年同期8.3%的增速有所放缓,仍处于上升通道。
面对多重挑战,司泰峰仍旧保持乐观,“除旅游零售外,我们的全球业务有机销售额环比改善”,同时指出,随着旅游零售业务的战略调整积极推进,以及如果关税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减轻潜在负面影响,“我们有信心在2026财年恢复销售增长。”
四大业务全线下滑 “现金奶牛”护肤业务成“拖累”
从业务表现来看,2025财年第三季度雅诗兰黛集团旗下护肤、彩妆、护发、香水四大主要业务的净销售额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护肤与护发业务的下滑态势较为明显。
雅诗兰黛集团财报截图
作为曾经的“现金奶牛”,护肤业务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实现净销售额18.07亿美元,同比下滑约12%,在集团净销售额中的占比过半。“公司亚洲旅游零售业务的下滑,导致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和海蓝之谜(La Mer)的下跌”,该集团指出,报告期内,韩国和中国市场的零售商转向更具盈利性的免税商业模式,导致补货订单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肤业务的销售表现。
事实上,进入2025财年后,护肤业务一直在“拖累”整体业绩——第一季度以及第二季度,其净销售额分别为15.29亿美元、19.21亿美元,同比跌幅分别达7%和12%。
谈及下滑原因,雅诗兰黛集团常把“亚洲旅游零售业务的影响”挂在嘴边。
最新财报中,雅诗兰黛方面表示,为顺应行业趋势,正在积极推进旅游零售业务的战略调整,“当前,旅游零售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持续下降至较低的两位数水平。”
彩妆业务方面,三季度录得净销售额10.3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雅诗兰黛集团将其归因于魅可(M·A·C)以及雅诗兰黛面部彩妆子品类的疲软,“魅可新产品的发布时间安排以及发货量较低带来了不利影响,抵消了2025财年部分新产品的积极影响,同时,因零售疲软导致库存水平上升,促使零售商去库存的操作进一步影响了销售。”
受护发品牌艾梵达(Aveda)表现不佳的影响,护发业务的净销售额同比下滑12%至1.26亿美元,这也反映出其在沙龙渠道和直营门店持续低迷的状态。
与上述三项业务相比,香水业务跌幅最小,净销售额为5.57亿美元,同比下降3%。
就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香水业务刚刚迎来短暂的“喘息”机会——受旗下高端品牌推动,净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至7.44亿美元。第三季度的承压,主要受到倩碧(Clinique)以及雅诗兰黛香水产品销售下滑的影响,前者由于Happy系列表现不及预期,后者的下降反映出亚太市场零售业务疲软,但勒莱柏(Le Labo)两位数增长抵消了部分负面影响。
此外,雅诗兰黛集团其他业务净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减少约4%至2500万美元。
在华录得中个位数增长 关税阴霾下拟砍半美国工厂依赖度
分区域来看,报告期内,雅诗兰黛集团在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以及亚太市场均承压。
雅诗兰黛集团财报截图
其中,EMEA市场虽为第一大市场,净销售额为13.58亿美元,但同比降幅最大,达18%;美洲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下降约6%至10.52亿美元,主要受到北美地区下滑影响;亚太市场的净销售额为11.4亿美元,同比减少3%。
具体到中国市场,虽然未披露具体数据,但雅诗兰黛集团指出,2025财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实现了中个位数增长,其中,海蓝之谜浓缩修护精华膏和汤姆·福特(Tom Ford)幻魅亮泽唇膏推动了所属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有机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此外,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雅诗兰黛集团有三个季度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市场份额的增加。“上一季度,护肤、彩妆、香水和护发四大品类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均有所提升”,司泰峰表示,至少有八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在增长。
然而,雅诗兰黛集团还远远不能“高枕无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该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Akhil Shrivastava在财报沟通会上谈及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我们持续关注不断变化的贸易和关税情况,这一情形给日趋复杂的全球运营环境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同时,Akhil Shrivastava指出,目前集团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中,约有25%来自美国的制造工厂,接下来将通过各种举措将这一占比降至10%以下,包括优化第三方制造网络、扩大本地采购等,还计划利用日本和欧洲的制造工厂生产的产品。在他看来,多年的供应链区域化让集团拥有了更高的灵活度,“有助于减轻高关税的影响。”
考虑到某些制造成本的递延期,雅诗兰黛集团预计关税不会对2025财年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除非贸易谈判达成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否则我们预计高关税将对2026财年产生重大影响”,Akhil Shrivastava坦言,“如果情况继续恶化,特别是对于中国消费者信心的影响以及‘6·18’年中购物节的潜在销售压力,对集团业绩的负面影响可能超过目前的假设。”
新官上任三把火未能扭转困局 预计2025财年集团净销售额将下滑8%-9%
今年1月1日起,司泰峰正式接替在雅诗兰黛集团工作16年之久的傅懿德(Fabrizio Freda),成为该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董事会成员。
彼时,雅诗兰黛集团对司泰峰寄予厚望,称其“曾通过主打产品、数字优先及高增长渠道等策略,进一步驱动品牌吸引多元消费群体,并扩大了雅诗兰黛品牌在中国高端美妆市场的影响力。”
时隔一个月,该集团便发布了一项名为“重塑美妆新境(Beauty Reimagined)”的战略计划,旨在帮助自身恢复可持续的销售增长,并在未来几年实现稳健的两位数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执行层面的五大优先事项分别为:加速优化消费者覆盖;推动实现变革性创新;加大面向消费者的投资举措;大力提升效率、驱动可持续增长;重塑工作模式。
此外,雅诗兰黛集团还计划加速推进并扩大此前实施的“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其中便包括相关重组计划。据预计,重组计划每年将带来8亿-10亿美元的税前收益,可以“帮助集团恢复营业利润率,推动面向消费者领域的再投资”。随着重组计划的实施,雅诗兰黛集团预计将净减少5800个-7000个职位。
第三季度财报中,“重塑美妆新境”战略计划的进展被逐一披露。
报告期内,该集团加大了面向消费者的投资,增量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市场;在全球新开了近10家直营店,其中,勒莱柏在美国和中国开设的门店数量最多;与2024年2月相比,精简20%的中层管理职位;自4月1日起,集团新执行团队已经就位,管理层级有所减少。
不过,从当前的业绩表现来看,一系列战略重塑还没能帮助雅诗兰黛集团扭转困局,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推动变革创新、优化旅游零售业务的表现将成为“翻身”关键。据雅诗兰黛方面预计,2025财年集团净销售额将下滑8%-9%。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