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产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性,北京车展将吸引更多全球目光。


金军认为,从今明两年来看,电动汽车降价趋势可能会持续;二手车电动汽车的残值问题会长期存在;中国电动车赛道拥挤,玩家远远多于其他国家;汽车产品同质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体现出独特性、引领性。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受访者/供图


北京车展吸引更多全球目光,降价趋势可能会持续


贝壳财经:今年北京车展有哪些看点?有哪些趋势?


金军:今年各家布局早,车展前夕发布活动多,预热工作比往年开始得更早。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都突出各自不同的卖点或者说亮点,更侧重技术、场景方面的亮点。比如,今年户外场景的产品持续增加,多功能SUV、MPV产品加强。


A级车B级车市场,也是最普通的大众市场。所以今年车展,很多品牌把重心都放在新款、改款的AB级产品上,在最大体量的市场里,用何种解决方案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是今年非常关注的焦点。各家品牌在细分化场景布局,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场景的推出更细分的功能产品,比如年轻群体,家庭用户。


最后,今年北京车展是向全球展示的窗口,影响力与以往相比已完全不同,从去年上海车展开始,大家会发现中国产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性,北京车展将吸引更多全球目光。


贝壳财经:如何看待今年以来的电动汽车降价潮?


金军:从宏观角度来讲,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格局供大于求。中国市场产能始终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产能利用率比较低。从市场角度来讲,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相加总量并没有增长,更多是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


目前,汽车市场需求并没有强劲增长,需要推出更有效的措施吸引消费者,降价就是一大手段。从今明两年来看,降价趋势可能会持续,促进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市场会有优胜劣汰的过程,一部分公司可能会离场,供需才可能得到平衡,降价潮才能趋缓。


贝壳财经:如何看待欧美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贸易保护措施?


金军:很多国家非常欢迎中国产品,也欢迎中国产品链供应链能够更多落地当地。不仅能够带来产品,也能够带来相应技术输入,带动当地就业,与当地市场实现共赢,这是比较普遍的逻辑。


二手电动汽车残值问题会长期存在,15万元-25万元是最大市场


贝壳财经:如何破解二手电动汽车残值较低的困境?


金军:越来越多车企已经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二手残值问题,有车企推出残值保障服务,将会提升消费者对二手车残值的信心。但二手电动汽车的残值始终是个问题,核心材料电池价格下降,技术提升都会对二手车的残值造成影响,问题会长期存在。


解决残值问题需要从结构性考虑,比如在国外,私家车使用一定周期后,会通过租赁的形式继续使用。需要生态结构变化,通过B段C端结合应用,可能对二手电动汽车的残值会有更好的保障。此外,如果车辆回收、电池回收体系更加有效,对于残值提高起到帮助。


贝壳财经:目前我国电动汽车整体定价是否偏高?哪个价位段需要更多的产品?


金军:仅从电动汽车车企的盈利状况来看,绝大部分车企仍处于亏损状态,因为总量还在爬升过程,也折射出目前单车成本和单车售价相比不匹配,成本分摊下来单车成本还比较高,需要通过销量上升弥补。


在智能汽车时代,所有投入都需要成本,如何做更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关键。有效控制研发成本,把需求和实际产品功能进行匹配,可能是目前应对降本的核心措施。


从燃油汽车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消费者聚焦于15万元-25万元的汽车产品,这是相对合理、稳定、最大的价位段。在这个价位段做出更多有竞争力,功能性契合度高的产品对绝大部分车企来说至关重要。


快充是主流,要提高充电桩效率


贝壳财经:电动汽车快速增长对充电基础设施有哪些需求?


金军:首先,目前电动汽车是几百万辆的规模,就会面临充电桩建设能否跟上车辆增长的挑战。其次,充电桩建设点位是否符合消费者实际需求?目前充电桩的利用率不够高,充电桩技术与消费者使用习惯或者使用偏好不够匹配,导致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充电服务。充电网络需要多种解决方案,包括超充站、快充站、慢充站、换电站,结合消费场景、消费者需求之间有更好的匹配,如此一来充电桩利用率才能有效爬升。


贝壳财经:目前充电网络运营商运营状态不尽如人意有哪些原因?


金军:目前来看,大部分充电公司的财务状况压力大,与充电桩的利用率不足,消费者匹配存在差异有关系。目前,充电桩还处于高速建设周期,需要大量投入,自然财务状况面临压力。此外,充电业务服务模式相对单一,将来充电服务可能需要更多衍生的服务。


贝壳财经: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如何构成?哪些模式是主流?


金军:总体来看,超充、快充比重会越来越高,用户追求充电效率。其中,充电站以快充为主可能是主流,普通充电占据很大比例,换电是一种补充模式;换电市场越来越集中,能够兼容更多不同品牌的换电解决方案,网约车、出租车行业更适合换电模式场景。


新能源汽车赛道拥挤,产品同质化不可回避


贝壳财经:小米汽车上市引发关注,如何看待互联网企业造车?


金军:不少新势力都具有互联网企业基因,从运营方式来看,互联网企业对市场反应更迅速,或者说容错率比较高,产品迭代速度快,调整也快,运用在汽车领域,效果越来越明显。目前,汽车更像是传统汽车加智能产品的组合,功能迭代速度与用户需求匹配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企业非常会应用数字化的工具理解消费者和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企业积累大量数据,对用户画像有更直观的认识,对用户需求把握更精准。通过新兴社交手段影响消费者,也是互联网企业的强项,能够更懂消费者,更好影响消费者,与传统汽车企业相比这是新势力最明显的优势。


贝壳财经:威马汽车、高合汽车面临经营困境,汽车行业容得下这么多玩家吗?


金军:从市场规律来看,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拥挤,玩家远远多于其他国家,汽车行业一定是头部企业集中的产业。从新能源汽车排名来看,2024年一季度,前10名车企的集中度已经达到80%,意味着有大量企业争夺20%市场,面临经营困难的企业不一定做得不够好,而是竞争过于激烈。在大量企业争夺20%市场份额的结构下,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融资压力非常大。


贝壳财经:新能源造车,更多靠组装,如何看待产品同质化问题?


金军:产品同质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品牌的核心价值优势很重要。全世界汽车市场,大家认为包括外观在内的设计维度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因素,即使车内功能越来越多,但大家对设计的考量依然很重。


中国车企创新更多的是智能化产品的创新,是在固有的领域去优化,可以做到极致,开创性方面可能做得还不够,需要有一些颠覆性产品出来,否则到最后就会面临同质化,这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态势。


海外市场消费者喜欢的未必是科技产品,他们可能更希望中国产品带有一些中国特色,体现独特性、引领性,这也是将来做好全球化的很大前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