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具体可以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家层面上,我国致力于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将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贯穿于“一带一路”规划的始终,力图打造一条有利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绿色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加强周边国家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有效举措,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显得尤为必要。因此,绿色“一带一路”应运而生。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绿色“一带一路”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方向。现阶段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绿色基建。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广至沿线国家的重要项目。目前,铁路建设项目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典范。例如,中老铁路充分保护我国与老挝之间沿途的自然资源,保留当地的生态格局;蒙内铁路避开野生动物易出现区等生态敏感点,维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


绿色能源。目前,我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大批新能源项目,旨在共谋绿色发展与促进能源转型之路。例如,我国在巴基斯坦建设的萨察尔风电站为当地输送了清洁的电力能源,绿色发电厂在当地占到较大的规模和比例。同时,我国也致力于关停不利于低碳发展的煤电项目,切实地推动全球的能源转型。


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有效辅助手段。由我国所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在致力于通过绿色信贷来推动绿色项目的融资与落地。同时,我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亦为相关国家发展绿色基建和绿色能源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有效地推动了共建国家的绿色发展。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在实际的推进建设中面临以下几点难题:


一是共建国家绿色发展国情不一,区域资源环境复杂多样。绿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地理环境特征不同,所处的生态环境不一。因此,各个区域国家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例如,南美、非洲等地区配套有大量的生态保护区,在规划项目建设时要避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中亚、西亚等地区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当地投入绿色项目就要着重关注水资源利用问题。因此,需要兼顾各类不同的情境和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沿线国家绿色项目的建设和推广难度大大增加。


二是部分沿线国家保留粗放式发展方式,绿色发展理念滞后。一方面,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在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法有效兼顾,相关国家往往更加关注当前快速实现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收益,而忽略了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配套的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先进的低碳转型技术,这些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相对滞后,推进绿色化发展的意愿不强,使得中国在当地推广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成本大大提高。


三是国际绿色发展竞争激烈,中国运营海外绿色发展项目能力有待提升。一方面,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输出极高的环境规制标准,使得中国的企业在当地建设新项目标准对接困难。另一方面,中国在与共建国家的对接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当地的市场国情、技术水平和法制法规等缺乏足够的了解,深耕和开拓绿色发展项目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坚持“一带一路”倡议,助推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在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问题给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与大国担当。根据我国现阶段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是深度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因地制宜聚焦重点合作领域。“一带一路”国家由于国情市场和所处地理区域不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绿色“一带一路”推广和建设前期,需要深入地了解沿线共建国家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绿色发展措施。在与共建国家合作的具体领域上,应进一步聚焦于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等领域,以促进低碳发展。


二是宣传推广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传播中国绿色发展经验。针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相对滞后的问题,应从发展中国家认为传统粗放式工业化和绿色发展理念二者不可兼得的根源出发,通过建设成功的绿色示范项目,给予沿线共建国家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实现工业化的信心。此外,可以通过在国际间定期举办研讨会的方式推广交流绿色实践经验,使我国的绿色发展经验在更多地区落地。


三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增强我国企业自身绿色项目建设能力。建议加强研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相匹配的绿色发展技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一方面,建议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积极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品牌,主动寻求合作互惠机会,使绿色技术与当地的生产建设有效融合,展示国内绿色产业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顶层设计与政府对企业的针对性引导也尤为重要,建议政府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等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国情市场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解读,助力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


作者/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编辑/岳彩周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