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专访时表示,微短剧现有商业模式的基础逻辑无法完全去除,但“创新一定会出现”,未来也可能涌现类似“爱优腾”的大公司,行业生态总体向良性发展。“微短剧故事内核做得更好后慢慢往上走,拍成电视剧、电影也有可能。”他在采访中说。


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 图/受访者供图


年产2000部左右,网文改编约占总票房80%


陈瑞卿认为,微短剧符合网络文学视频化的趋势,“网络文学行业鼓励大家尝试转型文字视频化”。他透露,第一拨“下海”微短剧行业的大多是网文从业者,“只剩最后一两家网文公司也开始准备布局”。


据他介绍,网文IP为微短剧剧本提供故事梗概,目前微短剧票房收入80%来自网文改编,“大多是改编难度较大、对编剧要求高的IP”。


他预测,网文改编对微短剧的收入贡献未来会降到40%以下,“网文20年的作品沉淀已经基本耗尽,未来改编可能都达不到一半比例,更多是原创剧本”。但他也提出版权是最大优势的观点,“现在就是有版权、内容才能有用户”。


“微短剧和文字、有声等媒介类似,都是表现故事的方法或载体。”陈瑞卿说。他认为,短视频孵化出微短剧用户群体,但微短剧和短视频的不同在于:后者更多是UGC内容,前者是PGC,更强调故事和情节。


他认为,微短剧合理运用碎片化时间来为用户提供新的电影使用场景,“和兴趣电商概念差不多,我们可以叫它‘兴趣电影’”。他表示,微短剧业态新颖的地方在于:不受电影发行档期影响,并搭上小程序入口链路短的“东风”。


“产量现在月均在200到250部左右,一年可能大概有2000部。”陈瑞卿在采访中介绍。据他透露,微短剧制作成本较低,行业刚起步时,一部100集的片子成本大概在5、6万元左右,“同样作品到传统影视行业制作成本可能高出2-5倍”。他表示,制作成本是微短剧的另一优势,AIGC技术还会极大提高该优势。根据德塔文影视观察统计,2023年第三季度,微短剧上新数量为224部,环比下降约14%。


在回答有关投流买量问题时,陈瑞卿表示,当前流量集中在几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厂商,这是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他也从行业生态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如果更多资源投入行业,未来总会出现新模式和新内容”。例如他预测,微短剧今后可能的收入模式和长视频一样,“免费、会员和广告都会存在”。


同时他认为,未来传统影视公司、MCN机构和网文公司可能分别占微短剧收入的三分之一。“MCN讲故事能力是很强的,网文作者转过来可能要半年时间学习微短剧的表达方式,MCN可能需要三个月,传统影视需要一年。”他说。


将来海外市场约为国内3倍,内容要从60分做到90


“未来海外微短剧市场中国企业份额能够占到80%-90%左右。”陈瑞卿预测道。据他观察,目前除中国外还有韩国瞄准微短剧这块绿地。他认为,海外市场规模将是国内市场的3倍,“国内现在200亿左右,海外可能达到600亿”。他表示,由于跨境支付手段和一带一路新基建的普及需要时间,海外市场达到上述预测规模的耗时比国内更久,“国内达到100亿美元规模可能需要5年,海外可能需要10年到15年”。


在回答海外对国内的反哺问题时,他表示,国内微短剧可以在借鉴海外剧本合理性后再将其本地化,“本地的东西才能够真正覆盖更大规模的国内群体”。


对于更具内容和资金实力的上市公司可能带来的行业隐忧,陈瑞卿表示,这些公司拥有好的IP资源、制作和推广能力等,没可能把微短剧做得差,“将来可能会涌现短剧行业的‘爱优腾’,也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现在活跃的公司只能活下来一两家”。但他还表示,内容创作行业强调生态,允许差异存在,“共同发展才是可能,更何况将来的行业规模和内容形态谁也说不准。”他说。


“很多人背靠红利活到现在。”陈瑞卿表示,微短剧市场需要入局者加大投入,长久准备。他强调尤其要做精品内容,构建内容分化能力,因为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想要出头不是做60分就可以,而是要做90分的程度”。


有关微短剧内容乱象及面临的监管问题,他认为要从发展角度看,微短剧内容目前处于迭代阶段,早期借鉴网文包括暴力在内的较为夸张的表达手法,相对文字来说,视频形式更直接、明显,“但这些不好的东西生命力都不长久,也不会变成主流,总体趋势在往上走,今年微短剧的尺度问题相较去年已经改善很多。”


他认为,监管内容和投流机制有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对真正想做并沉得下心做内容的人来说是好事”。 他透露,目前很多打算或有能力做正向内容的人在入局微短剧。


“真正的好剧从来都不靠擦边内容,但不排除行业存在想赚快钱的人。”陈瑞卿说。但他也表示,不能忽视微短剧的下沉用户需求,“提升内容质量制作成本会翻倍,收入可能掉一半以上,用户也不会买单”。他透露,目前从业者都在寻找二者的新平衡点,“找到后这件事将迎刃而解”。


新京报贝壳财经见习记者 韦英姿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