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政策速递


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开幕

2. 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3. 工信部等部门:推动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4. 生态环境部: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全面展开

5.上海发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

6.北京首批“碳中和”示范店创建工作启动

7.宁德时代:匈牙利电池工厂已获得政府环评许可

8.中国石化: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全面投产

9. 法国、巴西等国加大氢能产业支持力度

10.埃克森美孚:全球无法在2050年前将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专题碳讨


多地加快碳市场和碳普惠体系互通,居民迎来个人碳资产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开幕


8月28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国合会年会的主题是“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合会中外委员、中外专家、中外观察员约500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绿色金融创新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零碳解读:作为我国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环境与发展中外高层对话合作机制,国合会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本次年会将形成以“保持双碳战略定力,探索多目标协同创新路径,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题的政策建议草案,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 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纳入试点城市重点工作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机制基本完善;到2030年,试点城市扩展到100个左右。同时,通知明确了试点城市的申报要求、申报流程等内容。


零碳解读:2017年我国启动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挑战加剧,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在对气候风险认识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资源投入和行动力度亟待加强、适应能力亟待提升。此次深化试点将在总结之前试点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3. 工信部等部门:推动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近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中提出,推动企业绿能核减政策实施,研究推动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支持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基金,鼓励建材企业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


零碳解读:水泥行业耗能高、碳排放量大,且减排难度大,是我国重点控排行业以及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重点行业之一。今年以来,全国碳市场扩容呼声高涨,建材、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当前碳市场扩围条件已基本成熟。此次,工业部发文研究推动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4. 生态环境部: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全面展开


8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目前,已基本完成配额发放,清缴履约工作已全面展开。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组织编制下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研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路线图,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零碳解读:相比第一个履约周期,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碳排放基准值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发电企业的免费配额将相应减少。在履约压力和市场流通配额较少背景下,近期,全国碳市场收盘价首次突破70元/吨,碳价创历史新高。随着碳市场的扩容和交易机制的逐步完善,全国碳市场的价格信号将更能反映出市场需求,更好推动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B、地方实践

 

5.上海发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碳排放目标管理、碳排放评价、统计核算、排放报告、碳排放交易、自愿减排、信息披露、标准认证等碳排放管理相关活动。


零碳解读:2011年,上海便展开区域碳市场试点工作,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和机制,建立了一个公开透明、稳定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此次,管理办法指出交易标的包括碳排放配额、国家核证减排量、本市碳普惠减排量和经市生态环境部门批准的其他碳排放交易品种,并鼓励探索创新碳排放交易相关产品,这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上海碳市场产品种类,增强碳市场的减排功能,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6.北京首批“碳中和”示范店创建工作启动


近日,北京首批“碳中和”示范店创建工作在通州万达广场正式启动,活动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主办,以“我低碳,我示范”为主题。据悉,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将自2023年起,采取“门店+第三方专业机构”联合创建的形式,在全国首次推动建设“碳中和示范店”。


零碳解读:商业消费是居民生活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启动商业领域碳中和工作有利于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绿色低碳产品、树立碳中和标杆,同时,可以更直观地向公众宣传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助力普通民众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而推动碳中和工作深入展开,推进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C、企业行动

 

7.宁德时代:匈牙利电池工厂已获得政府环评许可


8月30日,宁德时代方面官方表示,公司匈牙利项目通过了匈牙利政府的环评许可,项目顺利推进中。此前,有匈牙利媒体传出,宁德时代匈牙利电池工厂因涉及取水问题,或将受到欧盟委员会调查。政府环评许可的通过表明相关传闻不属实。


零碳解读:欧盟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大,但电池产能相对不足。因此,欧盟成为中国电池企业出口的主要地区。2022年8月,宁德时代宣布将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新建一座100GWh的电池工厂,建成后将成为欧洲产能最大的电池工厂。在考虑《欧盟电池法》等绿色贸易壁垒和其他因素情况下,选择在欧盟国家当地建厂成为中国电池企业一种应对之策。


8.中国石化: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全面投产


8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的项目,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输氢能力2.8万标立方每小时。


零碳解读:绿氢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是发展氢能产业、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必要环节。新疆光照资源充足,在发展光伏制氢方面优势明显。近期,新疆印发《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2023年,建设2—3个氢能产业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量突破2万吨/年。此次,中石化光伏制氢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工业化规模应用实现零的突破,也必将推动新疆绿氢产业实现大发展。

 

D、国际看点

 

9. 法国、巴西等国加大氢能产业支持力度


近日,据外媒消息,法国政府计划在2024年至2026年之间招标40亿欧元的差额补贴合同,以支持低碳氢生产。这些差额补贴合同将持续15年,旨在弥补清洁氢和灰氢(由未减少的化石燃气生产)之间的成本差距。同时,巴西正考虑通过税收激励措施来支持绿氢产业以及绿氢在现有产业中的使用以及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零碳解读:氢能被视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今年以来,欧美等国不断加大在氢能尤其绿氢(低碳氢)领域的支持力度,今年3月,欧盟成立氢能银行,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早期宝贵资金。近期,法国、巴西等国纷纷计划为绿氢或低碳氢提供财政或税收补贴,这将进一步促进绿氢的工业化生产进程,降低绿氢的制备成本。


10.埃克森美孚:全球无法在2050年前将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近日,埃克森美孚在其发布的能源展望中预计,到205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250亿吨,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指出,若要将全球变暖的幅度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则要将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10亿吨左右。届时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将未能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零碳解读: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气温上升幅度对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规模和速度远未达到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水平,需要在清洁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加快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普及,尽可能降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幅度。


专题碳讨


多地加快碳市场和碳普惠体系互通,居民迎来个人碳资产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中指出,碳排放交易标的包括上海本市的碳普惠减排量和经市生态环境部门批准的其他碳排放交易品种。并提出,上海市将通过对个人低碳行为和企业、社区、家庭的中小型减排行为进行量化,拓展和丰富减排量消纳渠道。上海碳普惠体系与碳市场互通将迈出关键性一步。


作为我国多层次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普惠主要将中小微企业与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行为进行量化、记录,并通过减排量交易、政策鼓励、市场化激励,调动、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对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上海从碳市场交易层面纳入碳普惠减排量,为碳普惠体系与碳市场互通提供了政策基础。


碳市场扩容增量下,碳交易标的需求多样化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2000多家,每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碳市场交易产品主要是碳配额和CCER。但CCER于2017年被暂停交易,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基本以配额为主,而目前碳配额是由国家统筹发放,且与企业上一年的需求和产能情况挂钩,这导致企业履约和参与碳交易积极性不高,对碳市场多种类交易标的的需求也明显不足。


今年以来,碳市场行业扩容增量呼声高企,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共七大高排放行业亟待纳入。今年6月,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按照“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逐步推进扩容。如果碳市场进一步扩容,将对交易规模和活跃度产生积极影响,也将刺激交易标的的需求。市场预计,全国碳市场在完成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八大行业覆盖之后,市场的配额总量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至70亿-8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


此外,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背景下,碳配额供给减少或提高碳配额有偿比例成为大势所趋。与首个履约周期相比,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碳排放基准值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发电企业可获得的配额将因此减少。近期,随着碳排放第二个履约周期清缴工作通知发布,全国碳市场收盘价突破70元/吨,创历史新高。


在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和碳配额逐步缩减的背景下,丰富碳市场交易标的种类成为满足企业履约和碳交易需求的必然选择。推动CCER重启和碳普惠减排量参与碳市场交易也就成为当前建设多层次碳市场的主要方向。且相比CCER市场,碳普惠可以连接到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以及普及民众,拥有丰富的碳排放开发场景。


多地加强碳普惠体系建设,促进碳普惠与碳市场衔接


2014年,武汉在全国率先进行碳普惠机制试点工作。“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加快碳普惠体系建设步伐,多地出台碳普惠专项政策推动碳普惠发展,并日益重视碳普惠与碳市场互通工作,推动碳普惠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


其中,广东、山东、深圳、上海、成都、重庆、天津等地相继发布碳普惠方案和相关管理办法,并对碳普惠机制衔接碳市场进行规定。例如,广东省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将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地区的相关企业或个人自愿参与实施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绿色碳汇等低碳行为所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纳入管理,并允许PHCER在当地进行交易。

 

今年以来,深圳、武汉等地进一步加快推进碳普惠参与碳市场相关工作。今年5月,武汉发布《武汉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和组织等符合规定的主体可参与碳普惠减排量交易。今年8月,深圳“全民碳路”碳普惠项目在深圳排交所上市交易,标志着深圳“首个碳普惠交易品种”正式进入碳市场。


上海在全国较早便展开区域碳市场试点工作,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和机制,建立了一个公开透明、稳定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此次,上海《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草案)》从碳市场和碳交易角度出发,将本市的碳普惠减排量纳入上海碳市场交易标的当中,并明确了碳普惠平台建设、参与规则、方法学管理、减排量或积分消纳等机制问题,提出企业、团队、个人均可以参与碳普惠减排量交易,为碳普惠减排量参与碳市场交易提供了可靠的措施保障和政策指引。


打通碳普惠与碳市场交易机制,为低碳生活提供市场化激励


消费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中指出,我国大约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消费端占53%。碳普惠机制可以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选择绿色低碳行为,践行低碳生活,汇聚更广泛的碳减排力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各地涌现出较多的碳普惠平台,但在缺乏科学标准的碳普惠方法学情况下,各碳普惠平台在减排行为量化和减排量核算方面存在较大挑战,制约了其参与交易和消纳的能力。同时,碳普惠激励和消纳措施方面渠道相对单一,基本以发放政府消费券、积分兑换商品等形式为主,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碳普惠减排量消纳和激励机制,制约着碳普惠的普及应用。


其中,将碳普惠体系与碳市场衔接成为拓展减排量消纳渠道,实现价值转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碳普惠闭环发展的关键举措。一方面,碳普惠和碳市场互通可以丰富碳市场交易标的,为控排企业提供碳配额以外的碳排放量抵消工具,增强控排企业履约意愿、降低企业履约成本。另一方面,碳普惠和碳市场互通可以为公众低碳行为提供长期有效的市场化激励,帮助在居民层面建立碳账户并进行碳资产管理,助力汇聚全民绿色低碳力量。


然而,当前碳普惠平台与碳市场的互通仅限于区域碳市场层面,碳普惠减排量场景也集中在绿色出行领域,反映出碳普惠与碳市场互通仍处在初期阶段。未来,需要在碳普惠减排量方法学、碳普惠减排场景开发和碳普惠机制方面加快完善,助力碳普惠与全国碳市场的衔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白华兵    校对 赵琳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636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