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太重要了,直接影响到青年人的养育体验和再生育决策。”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关于“一孩”的建议引发热议,她建议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异,避免出现一孩不补、二孩少补、三孩多补的差异化递进式支持政策。


2023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鼓励生育、促进人口成为今年热点话题之一,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与生育、婚姻相关建议和提案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人口、生育等民生问题的关注。


贝壳财经记者用数据为你解析,哪些地区最爱生孩子?为了让青年“敢生”娃,哪些省份用真金白银降生育成本?



一、免学费、延假期、减限制……

两会代表和委员如何为“促生育”支招?


目前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主要是因为面临生育成本过高等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赵冬苓提出,为降低育儿成本,建议对2024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免除学费、课本费,直至大学阶段。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医师甘华田也建议,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教育专项补贴,为第三孩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阶段的免费教育。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创下历史新低。出生率走低和少子化现象正在成为影响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的主要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她的提案是:建议全国以立法的形式,对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如果单身女性有能力和意愿生育,进而组建单亲家庭,法律并无理由对其予以歧视或禁止。


目前已有省份“迈出这一步”,为女性生育条件松绑:今年2月15日,《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施行,取消了对生育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来自上海的高女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相亲市场上对女士年龄要求颇为苛刻,自己已经33岁,屡次相亲失败后放弃了结婚的念头。高女士表示,“父母现在不再催我结婚了,他们更着急催我生个娃。如果政策逐步放宽,我愿意单身生育。”


二、11省份公布2022年人口情况 

哪些省份“最能生娃”?


11省份出生率均下滑,河北出生人口近几十年来首次跌破50万人。


截至3月3日,已有11省份公布了2022年人口最新数据。从人口出生率来看,各省人口出生率与去年相比均下跌。2022年,11省份中贵州人口出生率最高,达11.03‰;其次是青海,达10.60‰;浙江、河北、重庆的人口出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7‰)。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11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发现,浙江、安徽、广西等9省份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河北、河南常住人口减少,合计减少39万人。其中,浙江、安徽等省份人口规模的扩大得益于“流入人口”的拉动;而河北、河南是人口流出大省,2022年河北和河南自然增人口减少分别为12.7万人和0.8万人,常住人口比去年分别减少了28万人和11万人。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2021年部分省份出生人口构成占比发现,四川、陕西一孩比例较高,达56.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10%),安徽、山东的生育主力军主要是已育家庭,二孩比例较高,均超过一孩比例。



哪些省份养育幼儿压力最大?


少年儿童抚养比,是指人口中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反映了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少年儿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2》发现,贵州、西藏、广西的少儿抚养比最高,占比分别为36.35%、35.60%和35.54%。



三、70、80后扎堆生多孩 

90后父母平均生0.94个孩子


70后、80后是生二孩、三孩主力军,90后却望而却步。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2021年中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调查报告》发现,受访的18岁-49岁育龄妇女平均亲生子女数为1.37个。从孩次结构上看,二孩育龄妇女占比最高,达40.28%;其次是一孩育龄妇女,占比28.19%。80后父母的平均亲生子女数相对较多,为1.76个;70后的平均亲生子女数紧随其后,为1.74个;而90后父母受婚育时间影响,平均亲生子女数为0.94个。



数据显示,中南地区与西北地区育龄妇女平均亲生子女数最多,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较少。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2021年中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调查报告》发现,分区域看,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份)平均亲生子女数最多,达1.56个,而东北地区最少,达1.1个。从孩次构成的区域差异来看,西北地区二孩占比最高,达48.68%;而中南地区三孩及以上占比在各地区中最高,达15.93%。



四、为了降低“生育成本”

多地推行生育专项补贴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台支持生育政策,如增加育儿相关假期、住房保障支持和其他激励政策,积极构建生育友好环境。2022年至今,浙江杭州、浙江温州、山东济南、辽宁沈阳等地用真金白银支持生育,发放现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