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宋美璐)“数据在数字公益当中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数据、挖掘数据、共享数据,将为我们的社会公益创造更大的经济溢出效应。”8月6日,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公益:凝聚向善力量”主题论坛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葛颀表示,数字经济转型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既带来很大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


“2000年以来,随着3G、4G快速商用、智能手机普及以及物联网设备的部署,过去20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变化,我们非常迅速地从过去非常熟悉的实体经济、原子经济在向比特经济、数字经济转型,这一过程中人类生产生活的范式,社会治理的范式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带来很大机遇,也带来很大的挑战。”葛颀说。


葛颀称,去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45.5万亿,GDP占比接近40%,年增长率超过16%。面对这样庞大的数字经济总量,数字公益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通过什么方式发展,必须高度关注两个要素。


一是数据在数字公益当中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如果能够更好地使用数据、挖掘数据、共享数据,将为社会公益创造更大的经济溢出效应。


二是人工智能。有了人工智能之后,人类的身体和智慧都有全新的使用和发展的境界。简单地说,有了人工智能赋能,人的生产力的效率可能会增长100倍以上。对社会公益来说,如何更好地把人工智能当中的数据和算法与公益事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这不只是从事社会公益,数字公益人的挑战,而是社会参与者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要面临的挑战。


“我认为数字公益是我们数字经济中的应有之义。”葛颀说,对于公益的数字化,未来需要更多科技企业提供平台级服务和开源应用,让更多中小机构不要为技术等底层事情耗费过多精力。此外,公益组织、团体也应该主动积极地拥抱数字化。


葛颀表示,在数字时代,数字公益应该成为企业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当有一天数字公益不再是企业要专门拿出来讲的一件事,当我们在做算法、平台、规则的时候,就把公益镶嵌在我们的制度体系里,镶嵌在我们给数据打的最底层的标签里,那时候才是真正地实现数字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宋美璐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