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于桂桂)4月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2021年全年受理消费者投诉数量同比增长,挽回经济损失15.2亿元。在报告中,吉野家、大润发等发生食安事件的企业被点名,食品安全风险仍需警惕。报告中同时提到,社交分享型营销、盲盒营销等新业态新模式下,消费者保护面临新挑战。
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5万件,同比增长6.4%,解决83.6万件,投诉解决率8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2亿元。2021年食品安全风险仍需警惕,某些知名品牌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如吉野家被曝用发臭肉末儿、大润发超市隔夜臭肉铰成肉馅灌香肠等。
对2021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分析显示,重点领域消费侵权现象依然不容忽视,过度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汽车产品质量缺陷、预付费消费违约跑路、教育培训虚假宣传、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大数据杀熟”等现象需重点关注。
报告中还提到,网络交易消费者保护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平台主体责任落实需要改进,在社交分享型营销、盲盒营销、独立站跨境电商、二手交易平台、沉浸式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下消费者保护制度适用与治理手段面临新挑战。
编辑 王琳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