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经济学家David Card,Joshua D. Angrist和 Guido W. Imbens获得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官网在颁奖词中写道,2021年经济学奖得主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新见解,并展示了可以从自然实验中得出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他们的方法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彻底改变了实证研究。

 

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首次颁奖以来,这项世界经济学最高奖项已颁发53次,共有89人获奖,其中2位女性获奖;一对夫妻获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53载诺贝尔经济学奖背后,世界级经济学家及经济理论的迭变历程。

 

诺奖得主大数据:

平均年龄66.8岁 女性获奖者仅2.2%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布至今的53年历史中,共有89位获奖者,获奖时平均年龄66.8岁。

 

 

其中,年龄最大的是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获奖时已90岁高龄,正是他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他1917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后加入美国国籍,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

 

年龄最小的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艾丝特·杜芙若,获奖时仅47岁,因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而受到表彰。她1972年10月25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是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发展经济学教授。

 

在8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仅有2位女性,占比2.2%。分别是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艾丝特·杜芙若和2009年凭借对经济治理尤其是公共经济治理方面的分析而获奖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诺奖得主来自哪儿?96%来自高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超96%诺奖得主来自于高校及研究机构。在8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芝加哥大学获奖者最多,有16名诺奖得主来自该校;其次为麻省理工学院,有8位获奖者;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则分别有7位获奖者。

 

截至2020年10月,8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有13位具有双重国籍。其中美国经济学家获奖最多,78%的获奖者拥有美国国籍,其次为英国、法国和加拿大。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布的53年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年代的获奖理论看出经济学家对全球经济的关注变迁。

 

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用动态模型分析了经济过程,此后的1970-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家们主要关注货币理论、资源分配,关注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问题。

 

在1980-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家们关注帕累托最优理论、市场的作用理论以及国民储蓄问题。

 

到1990-2000年,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和应用,以及信息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家庭行为实证分析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的关注。

 

而2000年之后,随着现代信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领域从纯经济理论,变为与人口、贫困和福利等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议题,也出现了更多与心理学、信息学、行为学等相关的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