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潘亦纯)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交了一份关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议的提案,他表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扩大内需,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项战略任务。这与高速增长阶段的需求调控是不同的,超越了人们习以为常的需求管理。从深层次看,“完整内需体系”是嵌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新命题。


刘尚希认为,内需的定位,应从“温饱型”需求转变到“品质型”需求,以生活品质提升为扩大内需的基准。内需体系,归根结底,是人们生活的需求体系。在过去,主要是温饱型的需求,有吃有穿有住;而在当前及今后,随着我国人均GDP不断提高,2020年已超过一万美元,基于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大,要吃好、穿好、住好,还要环境好。


这就意味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不仅品质上在提高,范围上也在扩大,要求好山好水好空气,以及对各种社会基础设施、城乡公共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完整的内需体系既包括花自己钱形成的个人消费,还包括花政府钱形成的公共消费。当然,这也离不开各种投资。随着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扩大,公共消费变得愈加重要,其份额也要相应扩增。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并形成合力。


其次,扩大内需,不光要有钱有收入,还要有合意的好东西。从经济学来看,荷包里有钱,持币待购,不构成现实需求,只是潜在需求。所以,培育内需,仅仅让人们的腰包鼓起来是远远不够的。如菜刀、奶粉、马桶盖等日常生活用品,不少人都倾向于买洋货,更不用说高档商品,这不是内需的扩大,而是内需的流失。要让潜在需求释放出来,变为现实的内需,供给至关重要。只有生产出合意的东西来,消费意愿变成了行为,内需才算是真正形成。


第三,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从供需两侧发力,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都要硬,具体措施包括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以及重塑我国内需体系的空间形态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