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支付行业罚单“大年”,仅前7个月罚单额就超过历史上单年总额。在2020年最后一天,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布了四则行政处罚决定,微信支付的运营主体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财付通”)也在其中,因涉为虚假交易提供支付服务等八类型违规,被罚没877万元。


罚单显示,财付通涉及的八个类型违规事项,一是未按真实交易场景、准确标识并完整发送、保存交易信息,确保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和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二是为非法交易、虚假交易提供支付服务,发现客户疑似或者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未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三是违反条码支付业务限额管理规定;四是违规开展支付业务合作;五是未备案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六是未按规定时间保存交易验证记录;七是未能如实提供调查材料;八是未按规定建立并落实资质审核制度。


财付通被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318万元,处罚款人民币558万元,合计罚没金额人民币877万元。时任财付通风控总监的周治明,因对公司前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被罚55万元并予警告。


此外,因违反支付业务相关规定,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腾付通电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被处罚金230万元、90万元、614万元。三公司也都有相关责任人被罚。罚单开出日期均为2020年12月30日、31日。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仅截至2020年7月末,央行系统当年已对支付机构开出24张罚单,总额2.46亿元,超过历史上单年总额。其中5张罚单过千万,涉及机构分别为银盈通、开联通、商银信、瑞银信和新浪支付,商银信被罚没1.16亿元创单张支付罚单最高纪录。


一位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监管罚单呈现三大特点:细化且大额化、多项违规合并处罚、“单位+个人”双罚制。多位受访人士认为,监管趋严对行业是好事,机构应在客户身份识别、特约商户回访等方面更加严格规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徐超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