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新京报讯 (记者 王萍)疫情之下,一向热闹的北京簋街也恢复平静。近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簋街的餐馆陆续开始营业。3月13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在目前营业的餐馆中,有八成是仅开设外卖,复工餐馆也缩短了营业时间,堂食开放时间一般控制在晚9时之前。


八成复工餐馆主打外卖

 

新京报记者由簋街管委会获悉,在簋街的119家餐饮企业中,目前恢复营业的有35家,占全部餐饮商户的29.4%,簋街的日均客流量约1300人,仅为平时客流量的11%左右。受疫情影响,簋街的餐馆近80%以线上售卖为主要经营模式。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3月13日11:30,新京报记者在胡大饭馆三分店门口看到,十分钟之内约有三四个外卖小哥在测量体温后进店取餐。在门口值守的工作人员说,胡大饭馆在3月8日恢复了外卖,顾客可以通过小程序订餐或者自提。为了安全方便,目前所有外卖的出口都集中在三分店,每天的外卖约100单左右。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与以往不同,平时簋街各餐厅门前很多等位的食客,现在几乎都是等单的外卖骑手。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簋街西口路北侧,很多外卖骑手在此集中等待。一位外卖小哥告诉新京报记者,几乎整个2月,簋街的订单都不多。“3月好点,开设外卖的店多起来了。以前周末忙,现在平时更忙一些,估计周末大家自己在家做饭的多。”

 

消费者以附近居民为主

 

新京报记者看到,在簋街的西四包子铺门口,菜单和手机支付设备放在桌上,顾客不用进店就可以点餐、付款。姚记炒肝也把自己的柜台前置到距离门口仅一米远的地方,避免太多的人进店等候,同时还在门口张贴提示,希望外卖骑手在门口等候取餐。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很多慕名而来的食客相比,现在在簋街消费的很多都是附近居民。一位消费者表示,疫情期间他经常会来姚记炒肝买点包子和各种主食,很方便。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除了小龙虾,簋街上也有不少知名的火锅店。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这些以火锅为主打的餐厅,目前也以外卖居多。一家火锅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堂食火锅免不了聚集,“大家防范意识都挺强的,所以我们干脆就外卖羊肉片和牛肉片,这样更安全一些。”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除了正餐,簋街上的不少奶茶店、茶饮店暂停营业或仅开通了外卖窗口。一位巡逻的保安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在在簋街几乎找不到能进去坐的店,等疫情彻底过了再来吧!”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堂食开放至晚9时前

 

新京报记者由簋街管委会了解到,为保证各商户有序复产复工,3月10日,簋街管委会与东城区“三类场所”防控检查办公室组织召开了“簋街商户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培训会”,强化商户防疫主体责任,区城管执法局、疾控中心等职能部门要求复工的门店,要在门店出入口设置体温检测专岗,对进入餐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配合使用“北京健康宝”小程序,要求进入人员佩戴口罩等。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为了控制用餐时间,簋街商会也倡议已复工的餐厅门店缩短营业时间,堂食开放时间一般在晚9时之前。据簋街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介绍,目前针对人员分流,商户禁止承办各类群体性聚餐活动并控制就餐人数,上座率控制在50%以下,保持人员就餐间距,间距宜一米以上,还建议顾客面向一侧就餐,尽量避免面对面就餐。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李扬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