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知名”的老龄化国家,与此同时,近年来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导致的少子化开始与老龄化“合流”,让日本政府倍感压力。本报记者上月初走访了日本的德岛县,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向我们充分展示了被少子化和老龄化“夹击”的日本社会,并从这个县应对此问题的做法中发现了一些独特经验。

 “高寿”地区挖掘独特商机

 当地科研机构的研究表明,德岛的环境和饮食可能是长寿者比例相当高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游客们看看没有污染的自然景观。”

 75岁的小田先生是德岛县(相当于中国省一级行政单位)美马市人,虽然已经退休多年,如今却“不知疲惫”地做起了向外国人介绍当地民俗的志愿者。用他的话说:“我还年轻着呢。”

 瘦削的小田先生走起路来精神抖擞,若不是他不时放慢脚步,游客们都跟不上他。

 介绍民俗的间隙,他就有说有笑地与人聊起自己的生活。“我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过去很热闹,不过最近十来年年轻人都爱到大城市去,这里的人口越来越少,游客可能比常住人口都多。”

 美马市只有5万多人,其中老年人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一比例与整个德岛县的数据相吻合。按照该县社会福祉部长寿保健政策局的川原先生介绍,德岛总人口8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1万之多。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当地就进入老龄社会。德岛在1987年就达到了这个比例,比日本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早了7年。百岁以上老人2009年达到333人,这一数字比30多年前翻了100倍。”德岛县副知事里见光一郎介绍这一情况时一脸严肃。

 面对这样的现实,德岛县不得不转变思路,开始把老龄化看作一种商机。当地科研机构的研究表明,德岛的环境和饮食可能是长寿者比例相当高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游客们看看没有污染的自然景观,品尝纯粹的生态美食,泡山野温泉,在田间劳作,体验真实日本百岁老人的生活。”川原介绍未来规划时说。

 孩子少了 学校被迫关门

 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再加上经济衰退,工作机会减少,而育儿的负担又比以前重,所以全日本不结婚和不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多。

 对山中久美子女士来说,比老龄化更严峻的挑战是少子化问题。这位德岛县社会福祉部的地方官认为,在老龄化社会中,政府可以通过福利制度加以保障,但面对少子化问题,政府扮演什么角色,则只能摸索。“总不能命令他们生孩子吧。”山中久美子女士谈到这里笑了。

 顾名思义,所谓少子化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少,结婚后生孩子的人也越来越少。老龄化日趋明显的同时,少子化在日本社会也有加剧的趋势,在首都东京等大城市更是如此。

 东京都墨田区一个知名的雨水回收利用工厂里,展示厅里摆满了孩子们的玩具和一些天真可爱的图画。第一次进去的人以为这是一个幼儿园或者是小学生的活动室,但负责人高岛先生告诉我们:“没错,这里多年前的确是个学校,如今这里是环保教育基地。”

 高岛先生继续介绍说,少子化导致不少幼儿园和小学都被迫关闭。“孩子少了,学校多了就没用了。”曾经在德岛美马市当地的小学当校长的小田先生也不由得感叹,现在小学的生源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而这种现象有向大学蔓延的趋势。

 山中久美子是德岛县儿童未来课的副课长,处在当地少子化研究的第一线,在她看来,年轻人不结婚,就谈不上生孩子,这是少子化最直接的原因。“2008年日本男性和女性平均结婚年龄,比1980年推迟了2.2岁和3.5岁,达到29.9岁和28岁。这一数字还有扩大化的趋势。”

 和人口老龄化一样,德岛县的少子化也是相对严重的地区,很多指标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有些偏高。

 山中久美子女士谈到,“少子化主要源于经济问题。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乡村和小城市的年轻人又跑到大城市生活,收入不稳定,再加上经济衰退,工作机会减少,而育儿的负担又比以前增大,所以包括德岛在内,全日本不结婚和不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多。”

 德岛县副知事里见光一郎给出一个数字:日本每年少出生的孩子数量是3万人。按照这一规模,若干年后日本的劳动力缺口将更大。

 育儿贷款从十万到数百万

 生了孩子的夫妇,只要满足一定基本条件,都可以申请十万到数百万的贷款,用长期低息的方式,为年轻人生育提供资金保证。

 如今老龄化和少子化交织的日本社会,养老和育儿都成了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德岛县政府的对策就是“稳老促新”,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同时,也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社会福祉部长寿保健政策局的川原先生介绍,政府在这两者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人口老龄化为日本社会能带来诸如劳动力不足、赡养成本提高等问题。德岛政府的应对方针是:因势利导,做好服务。

 据川原先生介绍,针对像小田先生这样,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福利制度———长寿医保制。7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参保,个人负责保费的10%,其余的90%由财政负担。德岛有11万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了这一保险,覆盖了接近80%的适龄人口。“每年政府为此支出近1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7.5元人民币)。”川原说。

 此外,德岛还为老年人办了培训学校。川原先生说:“20年来,已经有1万多名老人‘毕业’,如今不少人在做志愿者服务社会。”小田先生,就是从小学校长职位上退休后,参加了培训,并实现了他老有所为的愿望。此外政府还培训了专业人员,派到老年人家中照顾他们。

 政府“逼”年轻人生孩子不太可能,但也不能无所作为。山中久美子拿出了5年前日本政府的“出生动向基本情况调查”作为政府介入的依据。根据该调查,九成未婚者有结婚意向,有结婚意向的人希望生育孩子的平均数量是2个。有了民意做后盾,德岛县政府就大胆介入。

 2007年德岛制定了“闪光交流促进事业”计划。该计划鼓励企业和公共团体加入,并在不同的团体间举行相亲活动。

 “这是德岛县对抗少子化的特色项目.很多企业也深知少子化的危险,如今这一计划的会员有162个,还有56家企业提供赞助。政府举办的相亲会有49次,大约1500名男女参加。”山中久美子介绍。

 安排相亲只是“促新”计划的一半,为了让结婚的男女生孩子没有后顾之忧,德岛政府还推出了“育儿贷款基金”。生了孩子的夫妇,只要满足一定基本条件,都可以申请十万日元到数百万日元的贷款,用长期低息的方式,为年轻人生育提供资金保证。

 “闪光交流促进事业”计划实施一年后,2008年新生儿出生人数比2007年多了一些。但山中久美子表示谨慎乐观,她说:“我们不敢肯定这完全是政府促进的结果,政府的政策需要长时间来检验才更科学。”

 采写/本报记者 张乐